练习武术的孩子们
梅花拳第十四代传人王兴堂
本报邢台电(记者卢玉辉)每到周一、三、五、六的晚上8时,邢台市中兴大街金牛广场的一角,就聚集了多名练习武术的孩子,他们是“建勋梅花拳业余公益学校”的学生,所练习的就是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梅花拳。校长王兴堂今年73岁,出身梅花拳世家,是梅花拳第十四代传人,其余三名教练分别是他的兄弟和两名师弟,都是60岁以上的老人,他们义务传授梅花拳。
出身武术世家
王兴堂祖籍平乡县,出生在邢台。他的祖父王湘林就是一位梅花拳高手,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客居邢台靛市街,在社会上教拳。他的父亲王建勋自幼学习梅花拳,十几岁时正是军阀混战时期,后来投军到吴佩孚麾下,因武艺突出,在军中渐有名气,被任命为军习武术教官。
抗日战争爆发后,王建勋回到了邢台。因为见多识广,结合自身经历,融合各家之长,王建勋让梅花拳变得既适合技击又适合表演。1958年,武术被正式列为体育比赛项目,王建勋被河北省体委聘任为第一届武术裁判。王兴堂的母亲曾受过女师教育,通音律、懂古文,虽然王兴堂的文化程度不高,但是受家庭的熏陶,琴棋书画、武术样样精通。
“从我记事起,就开始练拳,到现在有60多年了。”王兴堂说,父亲带着一大帮徒弟,每天在院子里练功。他每晚坐在小板凳上看,从不说话,也不影响别人,等师兄们走了以后,他自己偷偷地练,虽然家里人都练梅花拳,但是按照梅花拳的传统,他还是另拜了梅花拳名师。
1959年春,邢台市举行首届青少年武术比赛,王兴堂荣获刀、枪、剑、棍、拳五项全能第一名。当年冬季,当时合并后的邯郸专区武术选拔大会在临洺关举行,王兴堂获青少年组全能第一名。1973年春季,邢台举办武术比赛,他再次获得枪术、拳术第一名,并开始在家带徒弟。
遵祖训 不卖拳
从开始带徒弟起,王兴堂就是义务授艺,这是梅花拳的传统。“不能卖拳,不能打拳卖艺,不能欺压弱小,不能给富人看家护院,不能授拳给匪人,这是梅花拳的祖训。”王兴堂告诉记者,1980年在西大街办事处的支持下,成立了青少年武术之家,收了60多名学生,当时的中国武术正在受到热捧,开始走出国门。
“当时就要求孩子们学好文化课再来学武,而且学习梅花拳还注重品德的培养,那些学生和徒弟现在都走上了不同的工作岗位,但是没有一个违法乱纪的。”王兴堂说,青少年武术之家除了教学生习武,还排练了众多的文艺节目,向社会宣传了正能量。
1983年4月,邢台市成立武术协会,王兴堂当选为副主席,同年“建勋梅花拳社”成立。但是到了上个世纪末期,受社会环境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冲击,武术渐渐走出了人们的视线,在一段时间内,王兴堂也不练拳了。
义务授艺为传承
2003年,退休后的王兴堂又兴起了教拳的念头。
“骨子里的东西,永远变不了。后来和几个徒弟,还有师弟在历史文化公园练拳。”王兴堂告诉记者,2006年他们把场地转移到金牛文化广场,同一年,邢台梅花拳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让他更有了教拳的劲头。
他们每天在广场上练拳,吸引了不少市民的注意,就有家长问孩子能不能学,需要多少学费。“我告诉他们不收钱,很多家长不信,不认为有这样的好事,有的问后期是不是有什么条件。”王兴堂哭笑不得地说,免费教拳在有的家长眼里好像陷阱一样。
慢慢地,一些家长把孩子送过来习武,看到这些老师傅真的是分文不收,孩子也越来越多。“俺家孩子从小体弱,练了梅花拳后,这一年连感冒都很少得。”一旁看孩子练拳的家长李女士说。她家孩子小瑞,平时在家喜欢打电子游戏,怎么劝也不听,去年的一天晚上,她带小瑞在广场散步,看到了不少小朋友在练拳,小瑞便加入进来,从此迷上了梅花拳,电子游戏玩得也少了。
“义务教拳是好事,又在我们的辖区,只要是能提供的支持我们都提供。”桥西区中兴路街道办事处文体社区主任赵运国告诉记者,社区给拳社配了大鼓,还有教练的服装,全力支持他们。
“我们对孩子也有要求,7周岁以上,孩子喜欢,家长也支持,另外孩子身体条件适合练武。”王兴堂说。
略有些昏暗的灯光下,孩子们举手投足自有一股气势,教练们时不时上前纠正一下,这里的教练最小的66岁,最大的73岁。练习结束,孩子们集合齐声背诵:“不避寒暑,梅花精神,刻苦练功,强体健身,文成武就,德艺双馨,报效国家,服务人民。”
“这是我定的校训,为的是把这门武术更好地传承下去。”王兴堂说。
记者卢玉辉 摄
责任编辑:张世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