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 > 特别报道 > 正文

《人民日报》表彰的这9个人,令国人一片哗然!

来源: 德国优才计划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我有国士,天下无双,他们朴实无华,用毕生献身科研,挺起大国崛起的脊梁,刚刚《人民日报》公开表彰的这9个人,他们真牛!

他们的故事值得我们的铭记。

 

他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一名中国将军,是他铸就了大国重器,是他让美日对中国再不敢妄动!他参与了中国的全部45次核试验!

可2012年5月4日,一个噩耗传来,他被确诊为“胆管癌晚期”!

他急忙问医生,做手术和化疗后能不能工作,医生回答:不能。

而他居然立刻选择放弃了治疗!

重症监护室不能工作,他强烈要求搬到了普通病房,因为重病瘦得不成人样,戴着氧气面罩,身上插着十多根管子,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是坚持坐在办公桌前,对着电脑,一下一下地挪动鼠标,每挪一下,都让人看得揪心。

他的电脑里有几万个文件,那都是关系着,国家核心利益的技术文件,只有他自己能整理出来。

于是就出现了照片里的这一幕,他开始和死神赛跑,5月31日,他已经虚弱到极点,可他还是想下床工作,他向家人不断地哀求,2个小时里,苦苦哀求了9次。

家人不忍心他留下遗憾,点头答应了。

之后,病房里就出现了这样震撼人心的一幕,病危的他被重新扶到了电脑面前,开始了一生最艰难也是最后的冲锋!他颤抖着双手,一点点地挪动鼠标,渐渐地,他的视线模糊了,电脑上的文件也看不清了,他急忙问女儿眼镜在哪,女儿说,眼镜戴着呢。

那一刻,女儿再也忍不住,转身跑出病房大声痛哭……

看不清文件了,他就跟家人反复交待需要交接的,重大国防科研项目相关资料,他说自己这辈子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核试验,他很知足了。

可他还需要更多更多的时间,然而他的身体已到达了极限!

2012年5月31日20时15分,一颗赤子之心匆匆停止了跳动,永远告别了这个世界!

他的名字叫,林俊德

 

他是中国院士,态度随性,却治学严谨,做课题的原则就是对得起这个课题。

他有38篇研究论文被SCI引用557次(SCI:国际公认的最具权威的科技文献检索工具),硕士论文被美国权威著作收入。

1985年论文被SCI引用113次,这是什么概念?只有教科书式的研究成果,才能有这样的引用数据。

而这些还不止,他还参与了NASA的研究项目,可以说是中国人的骄傲,其研究成果和水平,都得到了国际上的公认。

他还是Li-Strahler,几何光学学派创始人,成名作被列入,国际光学工程协会“里程碑系列”。

他的一系列研究成果有力地推动了,定量遥感基础及应用研究的发展,并使我国在多角度遥感研究领域,保持着国际领先地位。

但他这个堂堂中科院院士,却黑布鞋、坎肩、小布兜,不穿袜子,这就是他平日里的打扮,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是个乡村老人。

他是科学泰斗,也是接地气的真人;是院士,也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更是充满纯粹力量的侠客。

2015年1月10日,一代遥感大师陨落,享年68岁。

他的名字叫:李小文

 

37岁时,他凭借在拓扑学上的杰出成就,与华罗庚、钱学森一起获得,首届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上世纪70年代,他开始攀登数学机械化的高峰。

他是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的获得者,他让“外国人跟着中国人跑”!

到了晚年,他依然醉心“数学”,他说数学研究就是件“有意思”的事,尤其是自己从事的,中国古代数学研究,更是自己“最得意”的工作。

2017年5月7日,这位传奇数学大师去世,享年98岁。

他的名字叫,吴文俊

 

激光陀螺是什么?有了它,我们中国的武器装备,就有了“火眼金睛”,离开了它,导弹、鱼雷打不准,航母、飞船要迷路。

对国家防御来说,重要性不言而喻!

1960年,美国开始研制激光陀螺,并实行了技术封锁!

1971年,在钱学森的建议下,国防科大成立激光研究实验室。

而一个从小就立志当科学家的青年,被调入实验室,并凭借渊博的学识,很快成为团队的领军人物。

他没日没夜地泡在实验室,在重重艰难险阻中开辟出了一条,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制激光陀螺的成功之路。

1994年11月8日,中国第一台激光陀螺工程化样机诞生。

中国成为继美俄法之后,世界上第四个能够,独立研制激光陀螺的国家!

他把青春献给了祖国的陀螺事业,到耄耋之年,他又托着带病的身体,努力为学生照亮前进的路。

2017年12月6日,这位院士永远闭上了眼睛,离开了这片他深爱的祖国大地。

他的名字叫,高伯龙

 

他曾是人们口中的不孝子,三十年没回家,连父母都不知道他在干什么。

他一生赫赫无名,却充满传奇,他的故事听一个哭一个,可还有很多中国人没听过,他是离国家机密最近的人,也是最让美国忌惮的中国人,他是我国第一代攻击型核潜艇,战略导弹核潜艇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他是默默无闻30年的中国核潜艇之父!

为祖国呕心沥血,但他却从未想过要名利,直至2014年,他被评为2013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他的故事才开始被众人所知。

如今90多岁高龄的他,仍在为祖国核潜艇事业奔走,在他看来核潜艇是他生命的全部,他说:“我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真正退休。只要我能动,就会继续做下去。我愿为国家的核潜艇事业,贡献到最后一刻。”

昨天的梦是核潜艇,今天的梦还是核潜艇,他希望中国的核潜艇更上一层楼。

他的名字叫,黄旭华

 

1930年,他出生于浙江湖州,抗战爆发后,为躲避战乱,七岁的他不得不乘小船逃往上海。

他回忆说:“到黄浦江的时候,我看见,都是日本的军舰和外国的大船,没有我们自己的大船、军舰。当时我想,如果长大以后,我能够为中国造军舰多好啊!”

大学毕业3年后,他被安排到船舶设计部门工作。他进入的是在中国近乎空白的领域,瞄准的却是世界最先进的水平。

他是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零一研究所研究员,曾任该所副所长兼副总工程师、驱逐舰总设计师。

他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被外国同行称为,“中国第一个全武器系统专家”。

在他的努力下,中国导弹驱逐舰,真正跨进了国际先进行列。走过漫漫40余年科研生涯,现在,他还没有停下脚步……

他的名字叫,潘镜芙

 

前30年发明杂交水稻,立志让中国人吃饱。后30年发明“耐碱水稻”,立志让中国人吃好。

他是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杂交水稻之父,他的杰出成就不仅属于中国,而且影响世界。

他毕生的梦想就是:尽可能地让人类远离饥饿。

他在发展祖国水稻事业的同时,也帮助其他发展国家解决饥饿问题,为表彰他对世界做出的巨大贡献,世界许多国家都为他颁发奖项,以色列总统亲自为他颁发沃尔夫奖,泰国国王金镰奖,法国最高农业成就勋章……

他还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聘请为,国际上发展杂交水稻的首席顾问,是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在浩瀚无际的宇宙中,还有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袁隆平星”。

他的名字叫,袁隆平

 

她是中国地质学业的开拓者,更是中国经济命脉,石油的发掘者,十几年如一日地,全身心扑在古生物的研究和教研上。

她发现,陆地上的四足动物,并不是总鳍鱼类进化而来。

消息一对外公布,整个生物学界都沸腾了,国外专家都一致评价说:“这是本世纪以来,对这一传统,四足动物起源说的一次真正挑战!”

美国著名的鱼类学家罗森惊呼:“这一发现动摇了,世界生物传统理论的根本!”

从某种意义上说,她的理论甚至改写了世界历史!

2018年3月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了2018年度,“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82岁的她,成功代表中国,拿下了一个超级世界大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提名声明中称:“她创举性的研究工作,为水生脊椎动物,向陆地的演化提供了化石证据”。

如今已耄耋之年的她,探索科学的脚步仍没有停歇,她的古生物研究听起来很冷僻,但她用自己的奉献,开拓了中国新时代的科学之路!她用自己的钻研,让中国,在世界古生物学界拥有自己的舞台!

她的名字叫,张弥曼

 

去年,一位光着脚,穿着布满灰尘旧皮鞋的老人,在高铁二等车厢里埋头工作的照片,进入了大家的视线,他衣着平凡而普通,可他却被称为:高铁“二等车厢最尊贵的客人”。

他可不简单,他一直致力于航空摄影测量理论,与航测仪器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多项成果填补国内空白,结束了中国先进测绘仪器,全部依赖进口的历史。

他曾为国家节省资金2亿元,创汇1000多万元,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中国人也行!

贵为院士,可他并没有,去享受太多院士的待遇,70多岁高龄的他拒绝了,为他配备专职司机的提议,掉漆的写字台和硬木椅子,他用了有三十多年了,多次拒绝单位换新桌椅,他的理由是:“椅子太舒服了容易走神,只有坐硬椅子,才能出灵感。”

他的名字叫,刘先林

致敬!

我有国士,天下无双,

中华脊梁,所至无双。

 

责任编辑:张世芳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