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 > 环渤海 > 正文

稻梦空间 乡村振兴战略的“沈北样本”

来源: 沈阳日报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今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中,着重论述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突出强调要走好“七条路”,即: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走城乡融合之路、走共同富裕之路、走质量兴农之路、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走乡村善治之路、走中国特色减贫之路。近日,记者走进沈北新区的锡伯龙地创意农业产业有限公司(稻梦空间),发现其发展的每个思路举措、每个目标方向,都与乡村振兴战略完美契合,成为响应乡村振兴战略的“沈北样本”。

当全国人民欢庆第一个“丰收节”的时候,稻梦空间作为一个由农民自己独创、经营的农事企业,也迎来了自己的丰收节庆。一组数据绘制成漂亮的“成绩单”:旅游总体收入1150万元,接待游客22万余人次。“十一”黄金周接待游客7万人,最高日流量达1.4万人次,创历史新高;新米上市仅一个月,就售出40吨,第一个以稻梦空间为品牌的米花糖产品,尝试实现了品牌+代加工的OEM模式,深受游客的喜爱;稻田画“千手观音”成为网红,输出技术河北、海南、广西、吉林、黑龙江及山东等6个省区,获利百余万元;园区落户养鸡、猪、河蟹、甘蔗种植园、葡萄园等30个创客项目;接待全国各地考察近百次5000余人次,国家、省市级媒体报道百余篇,稻梦空间公众号吸粉7万人。

从游客的视角来看,稻梦空间是以立体三维的稻田画为核心看点,兼具满足人们亲近土地回归自然愿望的旅游景区。但是,经过深入调查,从稻梦空间不断拓展、一路前行的脚步来看,记者清晰地看到了这里的农村及农民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背后的深意。

品牌农业

5000亩稻田里作画

以大地为背景,以稻米为色调,用生动的画面展示农业的魅力。早在2012年,承接祖业、做稻米加工起家的张爱忠就开始不断地思考未来农业的方向,他勾画出了一个品牌农业的路径,即种植基地+旅游+品牌产品加工。而恰逢当年沈北新区政府将一项引进的稻田画技术交给他探索种植和推广。这本是一项费钱费力的苦差事,却被张爱忠看成了一个大商机。种植稻田画,与他发展乡村旅游不谋而合。

张爱忠倾其所有,历经三年的建设,投入3000余万元,初具规模的5000亩稻梦空间终于迎来了熙熙攘攘的游客,2015年,园区创下了500余万元的门票收入。市民走出家门,来到田间,登上观景台,看到了一张张栩栩如生的稻田画,仿佛进入了童话般的世界。一时间,稻梦空间被冠以“中国稻田画之乡”的美誉。每年,这里的稻田画都不停地变换着图案,从市民中征集,让美院的大学生们设计,稻田画成为人们热议的谈资。

稻田画的成功,再附之以锡伯族文化的独特魅力,稻梦空间以年年有新意、月月有惊喜的各种活动,拉动了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今年更是达到了火爆程度。

稻梦空间火了,每天来园区里上班的农民乐了,他们把自家的土地托管给了稻梦空间,实行公司化管理运作,除享受一亩地收益比自己种高出两三百元的收入外,还有了一份家门口的工作。稻梦空间,不仅让农民撑鼓了腰包,更让他们看到了农业的希望,收获了与外出打工不一样的自信、骄傲和幸福。

“稻梦空间让农业走品牌化之路变得更易行走。”锡伯龙地创意农业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爱忠如是说。一个品牌的推广,离不开大量的广告投入,这对一个农事企业来说,可谓难于登天。而以吸引游客眼球的稻梦空间,无疑成为一个巨大的广告牌,游客在园区看景的同时,顺便将好吃的大米带回家。口口相传的传播,加上自媒体的推动,好大米的口碑声名鹊起。

土地托管

30000亩土地里科学种田

辽河滋养的沈北新区素有“稻米之乡”的美誉,多年来,好稻米却没能打响好品牌。张爱忠笃定,只有走产业化发展之路才是做大品牌的必由之路。走产业化,必须实现规模化、机械化,像工厂一样进行标准化生产,才能种出达到绿色标准的好稻米。为此,锡伯龙地打破常规的土地流转模式,创新地实行公司+农户(大户)+合作社的托管地管理模式,由公司把控稻米的种植全程,从施有机肥到品种选择,从病虫害防治到统一收割入库再到加工,规模化管理降低了成本,使稻米质量得到了有效监控与保障。

土地托管,一方面减轻了公司大笔租用资金的投入负担,使企业更专注于管理方面的投入,统一收购也减轻了农民的储存负担;另一方面,公司鼓励大户种植,鼓励农户间流转,培育专业农民,让农民走职业化发展道路。

“让农民回归土地,农业才有希望。”张爱忠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强项,在稻梦空间的每一块田地里,都是农民精心侍弄的绿色菜园,吸引游客驻足采摘。在3万亩稻田管理中,一批农大毕业的大学生来到农村,成为技术骨干。与此同时,中科院、农业研究所等机构也把他们的实验田挪到稻梦空间来,将新技术、管理新方法传授给农民,施行科学种田。

提升耕地地力,改善耕地质量是乡村振兴战略对土地的要求和倡议,稻梦空间今年的做法与之不谋而合。今年,锡伯龙地公司拿出110亩水稻田进行休耕,同时散养鸡和猪,在保证收益的前提下,又做了以养代耕的新探索。

田园综合体

5平方公里“稻梦小镇”起航

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为带动更多农民走上致富之路,收获满满的稻梦空间再出发,向着田园综合体建设之路积极迈进。10月中旬,稻梦空间在完成稻米的收获之后,已经闭园。意犹未尽的乡村之旅并没有因为园区的关闭而结束,“不安现状”的张爱忠心中时常迸出一个个愿景:建民宿,把农民闲置或多余的房舍进行改造,再由经过培训的农民当家庭民宿的服务员,以特色地道的乡村锡伯风情迎接游客;盖雪村,让城里的游客在沈阳就能体验冰雪的美好。

所有的梦想只有实践,才能变成现实。说干就干,9月26日,张爱忠和沈北新区的单家村、盘古村和兴隆台村的村干部及村民代表30人到盘锦考察民宿建设。他山之石引来村民代表的极大兴趣和干劲,民宿建设正式进入设计阶段。

恰逢此时,沈阳市委、市政府作出决定,确定以沈阳锡伯龙地创意农业产业有限公司(稻梦空间)为核心,包括大孤柳和盘古台村约5平方公里确定为全市8个重点扶持的产业特色小镇之一,命名为“稻梦小镇”。小镇以生态原产地稻米及农产品为主导产业,融合品牌农产品种养殖、精深加工、民宿、休闲农业、教育产业等,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计划总投资约3亿元。政策的扶持为稻梦空间的产业融合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沈阳日报、沈报融媒记者李莉

张文魁摄


 

责任编辑:乔慧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