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据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介绍,为保护古都风貌,该委编制的《北京历史文化街区风貌保护与更新设计导则》已于日前开始公示,民众可通过电子邮件、信函等方式建言献策。图为《导则》中提到的多个保护要素,包括传统艺术、民俗文化等。北京市规划自然资源委供图
中新网北京2月19日电(记者 尹力)为保护好老城这张“金名片”,北京拟推出专业技术导则,规范历史文化街区在风貌保护与更新中的“宜”与“忌”,“手把手”教老城街区如何在改造提升中不失古都气质。这是记者19日从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下简称北京市规自委)获悉的。
北京市规自委表示,为保护古都风貌,该委编制了《北京历史文化街区风貌保护与更新设计导则》(下简称《导则》),并于日前开始公示,民众可通过电子邮件、信函等方式建言献策。
该《导则》的适用范围为北京老城内的33片历史文化街区,包括什刹海、大栅栏、南锣鼓巷、皇城、法源寺等区域,总面积20.6平方公里,占到核心区面积的22%。
据北京市规自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老城是北京古都风貌的集中体现区。传统上,老城历史文化街区的天际线呈现一种平缓有序、水平延展的状态,街区内以1至2层的胡同四合院建筑为主,多数建筑体量不大,有规律地散布着宫殿、府衙、坛庙、寺观等较为高大的建筑。街区整体色彩则以青灰色为主,点缀以金黄、红、绿等较高等级的建筑色彩和浓荫密树。这是老城特有的风格和底色,也是应该保护的部分。
随着百姓生活质量的提高,这些历史文化街区也有更新和改造的需求,要如何把握保护和更新的度,具体又怎样执行?本次推出的《导则》就在技术上规范了北京历史文化街区在风貌保护与更新中的“宜”与“忌”,让街区在具体规划、设计及建设时有规可依、有章可循。
在内容上,《导则》采取了整体控制与重点控制相结合的思路,分“街区整体风貌保护”“建筑风貌保护、控制与设计”“街巷空间及附属设施”三个层次进行风貌保护和控制,并按类别归纳了10项“保护要素”和10项“整治要素”。
由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编制的《北京历史文化街区风貌保护与更新设计导则》已于日前开始公示。图为《导则》中采用大量图例解释相关规定,在推荐的图例方案上标示绿色“对勾”,对不恰当的图例方案上标示红色“错叉”,让人对“好坏对错”一目了然。北京市规划自然资源委供图
在“保护要素”中,《导则》侧重于强调街区天际线、整体形态特征和色彩基调、景观视廊和街道对景等整体风貌方面的元素,同时将街区功能、人口构成和社区结构、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非物质要素系统也纳入其中。
在“整治要素”中,《导则》重点关注街区改善、更新工作中的风貌控制,包括街区内与传统风貌不协调的建筑、违法建设等方面,内容非常全面细致。
针对历史文化街区内出现的一些不规范的建筑设计和建设行为,《导则》还专门在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仿古建筑”风貌控制、建筑的内外装修或装饰、景观照明等方面进行了规范。(完)
责任编辑:乔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