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取得阶段性成效
大连市获评中国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标杆城市
在7月2日举行的2019中国国际化营商环境高峰论坛上,大连以突出表现同成都、广州、武汉等10个城市(评选未含直辖市)共同上榜“中国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标杆城市”,位列第4位。该榜单选取全国198个城市,对城市经济、创新、环境、国际化、知名度等5大维度12个二级指标35个三级指标进行深度分析得出结论,数据显示,大连在推动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国际化营商环境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行政效能显著提升,企业发展环境显著优化,城市对内外资的吸引力不断增强,达到了“国际化营商环境标杆城市”的水平。
这是我市坚持以提升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为出发点,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全面对标上海、接轨国际,推动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取得的新突破。
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上下凝聚优化营商环境的强大共识,各地区各部门在深化改革推进营商环境建设上出主意,想办法,制定优化营商环境举措。如,市纪委监委印发《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服务保障民营企业发展意见》;市委政法委出台《大连市政法机关服务保障营商环境20条措施》;市公安局围绕10个方面出台80项举措;市应急管理局制定《大连市应急管理服务保障营商环境建设20条措施》;甘井子区出台“优化营商环境12条措施”;庄河市召开营商环境建设暨招商引资大会,解读“推进飞地经济发展实施意见”和“工业企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沙河口区公布“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区16条具体举措”……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为大连全面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激发市场活力
自6月24日起,我市新办企业完成工商注册登记后,可直接登录大连人社网上办事大厅自助办理单位建户、职工建档和缴费申报等社保业务,无需再到社保经办窗口办理登记审批,真正实现工商注册和社保参保全链条“一网通办”、社保服务“不见面”。这得益于市人社局与市场监管局建立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实现跨部门信息共享和数据内部流转。市公安局取消原公章刻制需采集的经办人现场照片等4个要件,群众无需跑两次。
我市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任务,今年进一步对107项行政职权进行调整,其中取消27项,增加23项,承接40项,明确以市县属地化管理为主的16项,转为内部管理事项1项,最大限度激发市场活力。
深入推进“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全市政务服务事项网办率大幅提升。截至7月19日,市本级事项总数1090项,除60项因保密等因素不宜上网外,其余1030项全部实现网上可办,网办率94.15%,全省排名暂列首位,区市县平均网办率94.57%。市本级政务服务大厅进驻事项中,有606个事项实现企业群众“最多跑一次”,123个事项实现“即来即办、立等可取”。
企业开办时间明显压缩。我市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下放企业登记权限,重点抓好“证照分离”,通过优化开办流程、企业登记信息共享等措施,强化“一个窗口受理、一套申请材料、限时办结”的工作模式,实现了同步完成公章刻制备案、社保建户、职工建档和缴费申请等企业开办业务,进一步压缩企业开办时间。截至5月底,今年全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43045户,企业开办时间由原20个工作日,压缩至3个工作日以内。从今年6月份企业登记时间精确压缩至1.5个工作日内(12个小时工作时间)。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已全面完成,工程建设项目申请材料由300余项压缩至158项,审批时间由200多个工作日压缩至90个工作日内。环评审批制度改革突出系统集成,首创“登记表无效备案公示平台”,加强环境监管和信用惩戒力度,通过推行提前告知制,“环评文件共享内容”,行政审批告知承诺制,逐一破解环评审批“周期长”“入门难”、环评机构“选择难”、环评文件“编制难”等问题。改革实施以来全市2.3万个建设项目受益,项目环评文件编制时间压缩近半,编制费用下降近30%,真正让企业在环评审批办理中少操心、少花钱、少跑腿、少等待。
创新企业服务机制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大连鼎丰利华置地有限公司开发建设的保亿丽景山B地块二标段项目,因紫藤街高压电力排管迟迟未竣工,导致未能按规定的电力接驳方案实施,不能按时配送电。市营商环境建设局获悉后派专人与企业对接,现场跟踪督办,协调相关职能部门解决施工问题,帮助企业顺利完成送电。企业负责人专程给市营商局送来锦旗,表达感激之情。
由于政策发生变化,大连诚信橡塑机械有限公司土地使用证无法办理,成了历史遗留问题。近日,市营商局正积极协调相关部门推进问题的解决。该企业负责人表示:“市营商局积极主动全面协调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让我们切身感受到了大连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
市营商局党组自成立以来,立足于统揽全市营商环境建设的职能定位,以优化营商环境建设为主线,加快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协调推动全市营商环境持续改善。
市发改委今年继续为全市531个5000万元以上建设项目配备项目管家279名,市商务局为890家限额以上商贸企业配备项目管家180名,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和企业在落地和经营中遇到的问题,准确传递政策信息,指导项目和企业将政策用好、用活、用足,全方位、多渠道为项目和企业提供更多更好的政务服务。
着力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市营商环境建设局运用“互联网+公共资源交易+融资服务”理念和科技手段,依托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搭建了融资服务平台和电子保函系统。已完成融资授信10多亿元;完成投标电子保函7900多笔,金额近15亿元。该做法被国家发展改革委作为创新案例在全国推广。大连银保监局组织编撰了《大连市民营企业小微企业银行信贷产品指南》,精选辖内40家银行业机构民营小微特色融资产品140余种,向企业推送了19款无需抵押担保的信用类产品和多款基于互联网、手机银行的线上产品,最快可实现“秒批秒贷”。市金融发展局组织各类融资对接活动,开展“三方四面”助民企融资服务年等系列活动,为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截至目前,全市银行机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479亿元,存量户数45163户。7月25日,2019(第四届)全国公共资源交易改革峰会在我市召开,我市电子保函系充再次向全国同行推介。
2019年一季度,大连口岸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分别为47.98小时和7.15小时,较2018年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75.69小时和8.01小时)分别压缩36.6%和10.7%。在第16届中国国际物流节上获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颁发“2019年度物流营商环境杰出城市”荣誉。市自贸办与大连海关、市口岸办等单位联手推出了55项创新举措,合力提升通关时效。我市深化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实现主要申报业务应用率达80%以上;研发推出全国首个智能出口退税平台,退税提速47%;推出“国际水产品中转监管新模式”,实现“源头可追溯、监管可控制、流向可追踪、质量有保证”;“进境粮食检疫全流程监管”入选国务院自贸试验区第五批改革试点经验;推出跨境电商贸易融资便利化10项措施,上线全国首个“自贸金融在线服务平台”,实现政务平台与金融平台数据直联互通。
我市在全国率先出台创新监管体系的总体框架性文件,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的基础上,分步骤开展试点,探索建立跨部门跨层级“双随机”联合检查工作机制。与传统模式相比,改革后检查次数平均减少89%,检查时间减少80%,有效解决了多头多层重复执法问题,减少执法对企业的不必要干扰。“一次检查、全面体检”的做法,成为国务院通报表扬的典型地方经验。
瞄准靶心抓好突出问题整治
市营商环境建设局注重瞄准靶心,抓好突出问题整治,推动形成营商环境持续改善的工作合力。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组织全市40个部门合力开展“营商环境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针对企业和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迫切的营商环境建设问题,梳理查摆出窗口服务质量不高,企业群众“办事难”,企业负担重、制度性交易成本高,营商环境投诉问题办结率低等四方面问题,制定了推进“一网一门一次”改革、政府失信行为专项整治、减税降费政策落实、推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等20项措施,着力整治影响营商环境优化的堵点痛点难点问题。
我市整合市政府12345热线和省8890政务便民平台,建立“8890营商便民热线”,成为全方位为企业提供政策解读、个性化服务及受理营商环境问题投诉的主渠道。今年上半年,8890平台受理各类诉求243409件,办结233186件,按期办结率97.77%。24个部门开展了21期“12345市民热线”直播工作,第一时间回应公众提问,跟踪解决230多个企业和市民关切的问题。
市营商环境建设局还对全市各级政务服务大厅、各类市民服务窗口、水产蔬菜市场等200余家单位开展了明查暗访,推进相关问题及时整改。受理110件企业群众投诉,相关政府部门不作为、乱作为、“推拖绕”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从社区、村精选1551人作为“网格化”监督员,切实发挥监督检查、线索收集、矛盾化解的作用;组织学者、专家组建“咨询员队伍”,为我市营商环境建设“顶层设计”提供智力支持;组建“案件评议员队伍”,负责参与疑难案件的评议论证,推进营商环境建设的公开性、公平性、公正性。
责任编辑:辛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