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成立满一年,这个“四不像”机构为山东带来了哪些创新成果和硬核黑科技?
凝聚87个高水平创新团队,创立64家科研机构,实施300多项发明专利,转化研究200多项前沿产业技术成果,孵化77家高新技术企业,带动社会投资超过200亿元,经济社会价值开始显现……这是山东产研院院长孙殿义在产业技术重大创新成果汇报会上首次“交卷”。
结合我省实际和全球产业趋势,山东产研院边建设、边招人、边创新、边转化,重点突破信息与智能融合、先进材料、微纳与智能制造、绿色与健康四大创新领域。以即将于10月底首次发射升空的齐鲁卫星为例,计划发射162颗导航增强卫星,建设面向全球商业应用的厘米级位置服务天基基础设施;发射20颗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建设国际领先的空间地理信息数据服务平台。集聚航天八院、中科院空天院等15个高端创新团队,打造未来千亿级通导遥产业市场生态……通过这些重大布局,奠定山东在新一轮信息产业变革中引领发展的基础。此外,瞄准“十强”产业关键核心技术与“卡脖子”技术,在高精度传感器、光刻机、先进电磁驱动设备等领域抢占制高点。
人才是科技创新事业的第一资源,山东产研院着力人才识别,引进的87个高端团队,不唯论文、头衔和来头,只为真正能干事的人才和团队提供机遇,支持团队走完从技术到产品的“最后一公里”。让人才带着“大脑”进来,带着“商品”走向市场,跨越创新创业的“死亡之谷”。
汇报会上,山东产研院发布了8项重大创新成果,包括齐鲁卫星、国内首款量产高精度压力传感器、新型纤维复合材料、X射线背散射人体扫描安检设备、超高速激光熔覆设备等。
来自中科院的徐长友介绍,他们团队在全球首创了一种土壤污染修复设备,微波热解析处理含油污泥,搭建一套大型集装箱一样的超大号“微波炉”,把油泥里的油品“烤”出来,土壤有毒有害物质去除率达99%,经过处理的土壤再安全回填。该设备投资运营成本只有传统技术的50%,解决了目前行业的难题,已经开始在油田投用。
作为反恐安检利器,山东产研院引进的X射线背散射人体扫描安检设备已经在地铁站、高铁站等场所运用,将为第十四届冬奥会提供安检服务。即将开通的济南R3号线也将用上该设备。这项技术能够同时检测金属和非金属,智能测定毒品等违禁物品,彻底打破发达国家对我国的技术封锁。
责任编辑:乔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