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世人眼里的中国只是世界工厂。中国公司籍籍无名,只是欧美和日本公司产品的制造者、甚至是组装者。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说法今天依然成立。然而,在2011年,中国本土品牌开始走强。《广告时代》(Advertising Age)杂志最近刊登的一篇文章指出,尽管还有高达83%的外国人不能准确说出哪怕一个中国品牌的名称【少数人会提到联想(Lenovo)或者青岛啤酒(Tsingtao)】,但这并不妨碍中国品牌在本土市场越来越吃香。不仅如此,中国品牌在很多领域内的影响力也在不断提升,包括手机、服装、食品、互联网、航空、保险和汽车等等。在很多行业,国产品牌的受欢迎程度也正在赶超洋品牌。
如果只从公司行为的层面考察,人们可能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公司的知名度能得到提升,只是商业竞争的结果,是自然而然的事。但除此之外,外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依旧面临诸多障碍其实也是原因之一。这些针对外国企业的政策壁垒为本土企业的发展提供了空间。试想,如果谷歌公司(Google)不是因为受到压制而被迫将搜索引擎门户转移至香港,百度(Baidu)还能拥有这么高的人气吗?如果新航(Singapore Airlines)能开通上海至广州的航线,消费者能直接对比新航和东航(China Eastern Airlines)的服务,新航岂不是要蚕食后者,的市场份额并影响其形象?(当然,如果新航能开通印第安纳波利斯至华盛顿特区的航线,我会非常开心。)如果瑞士联合银行(UBS)、汇丰银行(HSBC)和花旗银行(Citibank)能在国内客户人民币存贷款业务上与中国本土银行展开公平竞争,那么中国工商银行(ICBC)的地位还能如此强势吗?
当然不能。如果是因为这个原因,外国公司自然会忿忿不平,中国消费者是不是也会坐立不安。因为在我看来,这些情况至少在短期内不会改变。但是,从长远来看,如果中国公司能利用这一机会,真正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而非饭来张口地坐等政府“喂养”,那么中国消费者蒙受的损失只会是暂时的,付出的等待也是值得的。问题在于,既要为国产品牌提供适当保护以促进其发展,同时又不能大包大揽,以致于让本土公司成为“被惯坏的孩子”而无心进取,中国政府能否把握这个微妙的平衡?大多数经济学家和国外产业专家认为,实现这种平衡异常困难,因为政府很可能会出现偏差,导致对外开放政策过于宽松。我不确定这种观点一定正确。
与品牌排名相比,我更希望看到更多针对公司服务的国际性评选,因为在我看来,优质的客户服务最能证明公司高管看重的是客户还是政府官员。我相信会有关于客户服务的相关数据存在,只是我不知道而已。我只是根据个人体验,感受到中国企业的服务水平正在逐步提升。拿我在中国的就餐经验来说,就比十年前强无数倍。相对来说,中国餐饮业更加开放,这个行业的进步应该与此不无关系。中国的私营餐厅和西餐厅数不胜数,更不用说外国星级酒店提供的餐饮服务了,比如香格里拉(Shangri-La)和威斯汀酒店(Westin)等。这些都推动了整个餐饮业的发展。
数据最能说明问题。如果我们把时间往回拨十年,再看看之后五年的情况,相信我们能够更清楚地看清这个行业的发展趋势,同时更准确地判断到底是什么因素推动了这个趋势的形成。是竞争?政府保护?还是其他什么东西。
如此看来,如果你想今年在圣诞树下再添上一件礼物,或许可以考虑一下中国品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