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能否真正激发事业单位的生机与活力,切实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公益服务,是检验这项改革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
事业单位是政府提供公益服务的主要载体。发展社会事业、保障和改善民生,十分重要的一个途径就是提高事业单位的活力和服务水平。目前,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5000美元,正处于公共服务需求激增、各种矛盾凸显、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迫切需要加快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以促进各项社会事业持续发展、为人民群众更好地提供各类基本保障,加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深化事业单位改革的目的在于推动公益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更加有效地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绝不是简单地精简机构和人员。完成事业单位的科学分类之后,关键是要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管理,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解决事业单位缺乏活力和竞争力等问题。
事业单位集中了我国教科文卫等领域的大量专业人才。调动事业单位各类人才和广大职工的积极性,需要在推进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的同时,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机构编制、人事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险制度等方面的改革。例如,以转换用人机制和搞活用人制度为核心,建立起权责清晰、分类科学、机制灵活、监管有力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以完善工资分配激励约束机制为核心,健全符合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要求的收入分配制度;以健全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政策为重点,逐步建立起独立于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等等。这些改革措施的实施,将有利于破除影响公益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有利于公益事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事业单位服务功能的充分发挥,有利于调动事业单位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并且不断提高公益服务水平和效率,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责任编辑:乔晓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