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饮料是为长时间、高强度、大运动量的人群配制的,在这些活动中,会出现大量出汗、脱水的情况,所以需要及时补充水分、电解质及能量。”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康复系主任王安利说,“补充运动饮料,需要注意时间和方法,而且,也并不适合所有人。”
甄别运动饮料
王安利介绍,合格的运动饮料,必须具备3个要素:首先,渗透压低,也就是渗透性好,能让人体比较快速地吸收;第二,电解质平衡,要符合人体需求;第三,不能产生气体,在运动中饮用产气的饮料,会造成腹痛、平滑肌痉挛等症状,而且其吸收速度也慢。
不过,很多消费者在选择上还存在一些误区。目前市面上的运动饮料区别不是很大,但是有一些运动饮料添加了一些蛋白质合成物,如牛磺酸等,但是效果不十分可靠,目前还存在争议。王安利说:“事实上,运动饮料主要的作用就是以上三方面,至于牛磺酸、烟酸胺、肌醇等成分的功效,目前的宣传未免有夸大其词之嫌。”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运动饮料不能含咖啡因,含咖啡因的饮料不属于运动饮料,而属于保健饮料,如起到醒酒等作用。而且,有些饮料的咖啡因含量还很高,心脏不好的人如果经常饮用,容易诱发早搏、阵发性心动过速等症状。另外,醋饮类饮料虽然在宣传上经常与运动员联系在一起,但也不是运动饮料,其成分并不符合运动代谢的特点。
少量多次饮用
“由于运动饮料添加了维生素C,所以有一定的酸味,味道不是很好。再加上运动过程中频繁换气造成的口腔干燥,使运动员不太容易接受运动饮料。所以,运动中补水,一般是喝几口运动饮料,再喝几口纯净水漱漱口,这样感觉会好一些。”王安利说。
王安利强调,在运动前、中、后的不同阶段都要补水,尤其要注意运动前和运动前半段的补水。一般来讲,运动前需补水200-400毫升;而运动过程中需不断补水,一般每5分钟左右,要补150毫升,原则是少量多次。因为运动中身体发生的一个主要变化,是血液重新分配,从消化器官大量流到肌肉中去,越是靠近运动后段,内脏的血流量越小,所以水的吸收速度会下降。因此,我们强调少量多次,喝得过多可能引起胃肠痉挛。
此外,饮用水的温度最好在在8-14℃之间,因为偏凉的水吸收速度更快。
不同的运动项目,排汗情况不同,补水方法也应区别对待。大运动量活动时,如参加球类运动、马拉松比赛,机体的代谢水平升高,如果不能及时散热,运动后体温会明显升高,甚至相当于高烧状态。合理补水可以保证机体的正常排汗,有利于维持体温平衡。而游泳虽然很耗体力,但是游泳时的水温比较低,皮下毛细血管处于收缩状态,排汗量比较少,所以,运动中也并不需要大量补充水分。
哪些人不宜喝?
是否需要补充运动饮料,得根据个人的体质和运动状况来定,王安利介绍。
首先,糖尿病、肾病、心功能衰竭等疾病的患者,不适合饮用运动饮料。运动饮料中含有的部分成分,会增加患者的身体负担。
第二,不参加剧烈活动的人,不需要补充运动饮料。人体的电解质本身是处于平衡状态的,如果随意补充、又不活动,多摄入的这些水溶性物质,最终要从肾脏排出,反而会增加肾脏负担,人为造成新的不平衡。而且,电解质里最主要的成分是氯化钠、氯化钾等成分,摄取过多会造成血压升高。
第三,对普通人来讲,在夏天大量出汗的情况下,即使不运动也可以适当补充运动饮料。
另外,老年人应该补充运动所造成的营养流失。因为他们本身的消化功能下降,营养素吸收减少,容易导致电解质不平衡,所以,在活动时补充运动饮料是非常适合的。
“也有些人担心运动饮料会对牙齿有损害,其实没有必要。因为运动饮料的含糖量比较低,在这方面的影响,比碳酸饮料要好得多。”
责任编辑:王雪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