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观点 > 观察与声音 > 正文

调查发现:药品、食品、烟酒等成为制假售假“重灾区”

来源: 新华网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新华网郑州5月3日电(记者李丽静)来自河南省新密市的调查发现,假药、假烟酒、假墨水成为制假售假“重灾区”。自2010年10月该市开展“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至今,80%以上的案件与这三类领域有关。

2011年6月23日,新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该市心爱医药连锁有限公司青屏广场医药超市进行检查时,当场查获49盒“金乌骨通胶囊”。经郑州市食品药品检验所检验,此药为假药。案发后,据医药超市负责人蔡国义供述,这些药是他从一不明来历业务员手中以每盒8元价格购进的,销售价为22元。

据新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介绍,在制售的假药案件中,大部分是保健类或者不易致人死亡的轻微病症类药品。

食品和烟酒的制假售假利润空间巨大。郑州市无业人员潘斌伙同他人,在没有取得“意大利不凡帝范梅勒糖果(中国)有限公司”许可的情况下,擅自生产包装假冒“阿尔卑斯”系列棒棒糖395箱,涉案总值达8.8万多元。2010年9月,新密市烟草局在郑少高速新密西服务区查获一辆面包车,车里装有40箱散花牌香烟,价值5万余元。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张建成说,我国《刑法》规定生产销售假药罪起刑点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实践中多用轻刑、缓刑甚至仅适用罚金,难以起到惩戒震慑作用。因此,制假售假者自称他们所干的事“有贩毒的利润,无贩毒的风险。”

 

责任编辑:韩红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