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扬子晚报》报道,近日,南京机场路两侧的上百棵香樟树被挖掉,然后花七八十万元移植一批新的香樟,此举遭网友质疑。对此,为该工程立项的雨花台区住建局局长程道伟称,主要是旧树基本没用了,“这批旧的香樟在当初建机场路时就已经种下去了,十年了,到现在还是这么小。”
香樟树种植十年为何长不大,按照南京方面的解释,将责任归咎于当时的施工条件、质量和环境等因素,并称土壤中石块太多,不适宜香樟树生长。即便这些客观因素都存在,都不应成为主要原因,最关键的显然是人的问题。在园林绿化方面,我国有专门的《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其中对施工前准备、种植前土壤处理、苗木运输和种植等环节都作了明确要求,有规范却不参照执行,作为园林主管部门,已是明显的监管失职,造成动辄数十万上百万的经济损失,理应对相关人员严厉追责。
移树之所以与经济挂钩,无非是移树产生的效应不可估量。民众眼里劳民伤财之举,对相关部门不仅是政绩道具,还能产生源源不断的经济效应。曾有报道称,某地市区主干道一月内两次栽树,原因在于新上任的某官员喜欢玉兰,当地昼夜开工栽玉兰,而不久某上级领导视察,当地政府得知该领导喜欢香樟,于是立即挖掉玉兰改栽香樟。看起来是瞎折腾,实际上却收获不菲——既博得领导欢心,又获得巨额财政补贴,如此,相关部门自然热衷于“移树经济”。据媒体报道,山东青岛曾花数千元引进一棵香樟树被曝进价仅三四百,陕西西安市未央区曾花巨资移栽700棵大树几乎全部死亡……这些足以说明,一些地方对“移树经济”乐此不疲,不仅有利可图,还能为地方经济创造新的GDP,如此这般,怎能不催生“移树经济”枝繁叶茂?
“移树经济”的受益者是某些部门及官员,受损的却是公众利益,要杜绝“移树经济”现象,必须完善相关的制度建设,铲除背后的利益土壤。比如对园林绿化进行科学评估,对移栽树木进行责任认定,公开移栽费用明细接受公众监督,同时对违法违规现象实行追责,倘若将官员仕途与绿化项目进行绑定,使成本最大化,“移树经济”必将呈现衰退趋势,取而代之的是清新自然的绿化风尚。(林林)
责任编辑:李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