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广播网报道,记者调查发现,在街头随便拉住一个小学生,打开他的书包看看,你可能会发现里面装的教辅材料比课本还要多。这些教辅材料都身价不菲,甚至价格贵过教科书,但学生们又不得不买。高价教辅书的背后暗藏“潜规则”,书商与教师瓜分利益是拉高书价的根源。
新闻出版总署与教育部三令五申禁止统一征订教辅书,但是从教辅书多过课本、贵过教科书,书商与教师瓜分利益的现状来看,相关部门禁止未能斩断教辅资料伸向学生的捞钱“黑手”。相关部门不让征订教辅书,老师就给孩子开出购书单,指定购买书店。学生被迫按照老师的“旨意”购买教辅书,毫无讨价还价的余地。教师成了教辅书泛滥的幕后推手与既得利益者。
其实,早在2001年6月,新闻出版总署、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教辅材料管理办法》的通知第三条就规定:禁止将一切形式的教辅材料编入《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不得以任何形式强迫学校订购、中小学校不得组织学生购买、发行部门不得向学校征订或随教材搭售一切形式的教辅材料。此后,教育部几乎每年都要联合其它部委下发一次相关禁令。今年2月,教育部又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教辅材料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管理或能影响学校的利益相关单位不能组织编写教辅材料。不久前,国家发改委等多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教辅材料价格监管的通知》,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对中小学生主要教辅材料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那么多规定摆在那里,为何还有如此数量的教辅书进了学生的书包,无疑值得拷问。
在笔者看来,教辅书泛滥,除了教师与书商利欲熏心、监管制度缺位以外,也与当前应试教育大环境有关。尽管中小学生贯彻减负、推行素质教育的措施出台了不少,但老师大搞题海战术的现象仍未改变。在考试指挥棒与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的现实条件下,教辅书似乎成了老师和学生的救命稻草,这也是教辅书泛滥的重要原因。教辅书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面对书商与教师合谋教辅利益的尴尬现实,需要多管齐下:出版部门依法加强教辅书管理,对低劣教辅书进行清理、整顿,督促出版商遵纪守法;物价部门给虚胖的教辅书价格减肥。教育部门则要管好学校与教师,不让他们要挟学生以任何形式订阅、购买教辅书。只有多管齐下,形成合力,教辅书市场才有望正本清源。(叶祝颐)
责任编辑:乔晓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