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观点 > 时事评论 > 正文

期盼政府财政再透明些

来源: 新华网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新华网北京6月13日电(记者韩洁、徐蕊)近日,清华大学发布《中国市级政府财政透明度研究》报告显示,81个接受调查的市政府财政透明度如果按照“60分及格”标准,仅有7个城市过线,及格率仅为8.6%。

无独有偶,上海财经大学不久前公布的《中国财政透明度报告(2012)》也显示,按百分制计算,全国31个省份的财政透明度平均得分仅为25.33分,无一省份得分超过50分,同时中央政府部门的财政透明度得分也很低。

随着今年中央“三公”经费公开“时间表”的临近,两份财政透明度报告的相继发布在社会上引发广泛关注,其背后传递的不仅是公众对政府信息公开的关注,更是对政府打造“阳光财政”的监督与期盼。

今年是《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的第四年。今年以来,按照国务院部署和要求,中央财政以及各中央部门的预算公开有了很大进步,报送全国人大审查部门预算的国务院部门和单位几乎全部公开了部门预算,不仅格式相对统一,内容也更加细化。此外,地方财政预算公开也稳步推进,21个省份公开了本级部门预算。

但即便如此,“看不懂”政府的公开信息依然是老百姓的主要感受,而且尚未公布的“三公”经费成为公众热议的焦点。

从学术机构发布的报告看,当前我国财政透明度虽比过去有进步,但总体水平还比较低,不愿公开、不敢公开、不屑公开现象普遍存在,距离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和社会公众的希望还有很大的差距。在财政公开的信息中,困难最大的是决算情况,尤其是预算外三公经费。

对于“三公”经费公开问题,今年以来国务院三令五申做出严格部署。3月26日国务院召开的第五次廉政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今年“三公”经费零增长,并禁止用公款购买香烟、高档酒和礼品。

4月18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对中央部门“三公”经费公开作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并明确两年内省级政府要全面公开“三公”经费,体现了中央治理“三公”经费的决心。而5月17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2012年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安排》,则进一步明确各部门对今年的财政预算决算、“三公经费”支出等信息的公开要“加快步伐”。

值得关注的是,5月底,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对今年公开“三公”经费做出具体部署,指出今年中央本级和各部门的“三公经费”预算、决算,将在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2011年中央决算后公开,同时百姓关注的行政事业性收费信息也将是今年信息公开的重点,将提高收费政策的透明度,更好地接受社会监督。

应该说,相对往年,今年中央推进“三公”经费公开的决心更大,措施也更严格。对各部门和地方而言,关键要破除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思想和体制约束,要意识到公开“三公”支出的必要性,勇于冲破阻力揭开“三公经费”的神秘面纱。

与此同时,政府、媒体和社会公众也要创造好的舆论环境引导各部门和各级地方政府敢于迈出“三公”公开的关键一步。如不少地方认为“三公”经费难公开、公开内容难细化,一个原因是目前“三公”概念不清晰,缺乏统一标准,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制定统一的标准和统计口径便于各地执行。同时,人大部门也要加强对政府信息公开的监督,更好地保障公民的知情权。 

 

责任编辑:辛欣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