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内地牛奶不同,香港和牛奶有关的食品安全事故几无发生,香港市民对牛奶产品的满意率超过了90%。港府对市民和乳企的“服务精神”,营造了透明且严格的监管环境,再加上充分且自由的市场竞争,这些造就了香港牛奶的安全神话。
近日,光明和伊利的牛奶产品分别曝出质量问题,似乎关于牛奶的食品安全事故在中国已司空见惯。可几乎在同时,香港食物及卫生局局长周一岳却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现在内地供港食品的安全率达到了99.999%,香港的食品安全世界领先。仅以牛奶为例,根据《南方都市报》的报道,香港市民对香港牛奶产品的满意率也超过90%。而香港比千足金含金量还高的食品安全率正是源自香港市民对食品安全“斤斤计较”,这种“计较”调教出的香港政府的食品监管体制。因为倡导服务精神的港府了解,只有“无微不至”的为食品安全服务,香港市民才会买账。
香港食品和卫生局局长:“香港市民要求比较高,高得有些不容易应付”
在香港市民和政府看来,香港食品和卫生局的角色就是为民众服务,民众不满意便是工作失职。民众在意食品安全,所以食卫局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保证安全。香港食物及卫生局局长周一岳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香港市民的要求比较高,高得有些不容易应付。在香港,市民遇到不安全事件能找媒体、消费者协会、立法会议员反映,当然官员们都希望市民要求低,甚至没有要求,从而减轻自己的工作负担和责任。但是立法院、媒体、社会团体等组织的存在使得官员不能无视市民的合理要求,所以香港的监管机构只能兢兢业业,高效负责地工作,不敢敷衍塞责,有丝毫地懈怠。”
这种兢兢业业体现在所有市面流通的食品上。单以牛奶为例,由于香港没有牧场,即便是香港本土品牌鲜奶也只能从内地运输奶源,在香港进行加工,但即便奶源来自内地,香港消费者依旧对本土鲜奶品质充满信心。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生物及化学科技学系教授梁嘉声博士就表示香港的鲜奶品质源于对内地奶源提供者的严格把控。而且香港的生乳指标不同于大陆,是参照原欧盟指标指定的。虽然大陆在2010公布的《生乳》新国标GB19301-2010(取代2003年版)中,规定生乳中菌落总数为每毫升低于200万个,蛋白质含量每100克不低于2.8克,均比1986年颁布的标准低。新国标还取消了“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致贺氏菌)不得检出”的规定。但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鲜奶供港的指标却一直没有变:生乳中菌落总数为每毫升低于20万个,蛋白质含量没有要求,非脂乳固体含量每100克不低于8.75克,而且千分之一毫升牛奶中不能检测出大肠杆菌。
监管“服务”全程透明:香港每1000人就会有9个食品样本被化验
除了高标准,香港的牛奶制品安全还得益于透明的监管。香港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由卫生福利及食物局下属的食品环境卫生署负责,食品环境卫生署部门编制为11,800人,在一线工作的人数占部门编制的三分之二。食物环境卫生署按风险种类将持牌食物业(包括牛奶商)分为3类对其进行日常检查,第一类(最低风险)为至少每12个星期一次,第二类为至少每8个星期一次,第三类为至少每4个星期一次,而且不管何时。一旦接获市民投诉后都要立即进行检查处理。
除了严密的监管体系,为了保障公众参与,香港政府还实行完备的信息公开制度和提供完善的食物安全信息服务。具体来说,香港每年化验食物样本数量大约6.5万个,平均每1000人有9个样本;而且港府对40个食物和卫生机构网站的最新动态保持密切监视,一旦发现有食物事故发生,中心的风险分析工作模式立即启动,消费者也可通过网络立即了解信息。而由于牛奶制品保质期短的特殊性,监测频率和强度还要更高。根据香港食安中心发言人的数据,食安中心在2011年1月至11月期间对香港市面上奶类饮品共抽取超个1900样本作测试,当中有17个样本微生物含量不合格,对不合格产品中心都在第一时间跟进并做了公布。
这些工作体现在消费者还体现在消费者可以时时看的到的小细节上。以鲜奶包装盒的标签为例。在香港购置鲜奶时,其包装盒上都会有详尽的营养资料说明,超市内销售的8个鲜奶品牌的营养资料说明均包含9项及以上的成分介绍,如热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甚至还包括牛奶制造时产生的极低含量的副产品反式脂肪。目的就是用完全透明的操作,为消费者的选择减低成本。
对乳制品企业:安全监管一贯严格,但手续却会减到最少,让更多的企业可以参与竞争
对乳企来说,港府依然践行这种服务精神。虽然香港有着最严格的奶业安全标准,却也有着开放的竞争环境。
安全上。以内地供港奶源基地为例,为确保安全,空气、土壤和水源的品质是都是奶源地选址的关键指标,而且基地周围还不能有化工厂、垃圾处理厂等污染源。经过内地和香港检测部门的三次严格检测,才会被选中作为奶源基地。即便选址如此严格,仍然不是一劳永逸的,每隔3个月,基地都将按照内地及香港地区的有关标准,对土壤、空气和水源进行抽样检测,检测结果达标,方可继续生产。如果在抽检中不达标就会被重罚,甚至被列入黑名单,失去继续生产供港食品资格。
而在竞争环境上,正如香港食品卫生署公布的《服务承诺》,虽然标准严格,但香港仍然对来港的企业一视同仁:如果具有资历,企业在36个工作日就可以获得《货物放行书》在香港发售牛奶。而且在36个工作日内,放行书申领的过程中有任何疑问,也都可电话食卫署投诉。开放的审批环境造就的竞争,让香港人能有更多的选择,这从另一个侧面保证牛奶的质量。
事故处理也强调透明和防患于未然:两宗投诉就足以让港府彻查牛奶安全
2011年底,香案食物安全中心接获卫生防护中心转介的两宗怀疑饮用有关牛奶产品后不适的投诉后,立即从投诉人及市面零售点收集相关样本化验。化验结果显示其中5个样本含甲苯、乙苯和二甲苯,最高含量分别达每公斤1.2毫克、1毫克及5毫克。之后,香港政府马上在电视、电台、报纸和网络上呼吁市民不要饮用怀疑受化学物质污染的牛奶产品,政府还立即指示有关生产商立即停售及回收市面上所有其生产的纸包装牛奶产品。
针对这次事故,食物安全中心发言人说:“虽然此品牌的牛奶受污染的化学物含量没有超出世界卫生组织就饮用水含甲苯、乙苯和二甲苯所订立的每日可容忍摄入量,不会对健康造成不良影响,但由于这些化学物质不应存在于牛奶里,中心已指示有关生产商立即停售及回收市面上所有其生产的不同口味、不同容量的纸包装牛奶产品。”虽然没有危害,但仍然第一时间公示和处理,港府对奶制品安全的重视可见一斑。
另外,“质优”的香港牛奶也同样“价廉”。根据《南方都市报》的调查: 香港本土各鲜奶品牌价格相仿,一升装的鲜奶价格在20港币浮动。而且有时还会有很多优惠,如买两支一升装鲜奶可减价4港币等。即便是进口牛奶价格也不高的离谱,澳洲和日本品牌的鲜奶价格在30-35港币左右,而一些美国品牌的鲜奶价格则与本地品牌相仿。
可见,正是港人“难以应付的高要求”和香港政府“兢兢业业服务”精神,在监管可以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让进入香港的乳企可以充分竞争,也让市民有多元的选择,最终使得香港市民对香港的牛奶满意率超过了90%,而且这一切的代价也不高昂。
责任编辑:贺一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