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业的暴利,已经开始窒息经济的正常发展,令原本已经进入结构性调整的经济更加步履艰难,令民营企业生存困难,令新兴行业缺乏必要的养分,令储蓄者所得到的回报与所承受的风险不相称。而利率市场化将无一例外地终结银行业的暴利时代,行业随之重新洗牌。
2012年第一季,香港上市的中国银行业总盈利达到200亿美元。银行以外其他中资公司的盈利合计为270亿美元,其中包括像中国石油这种巨型企业的盈利。基本上,银行业盈利占到中国企业盈利的一半,这在世界上绝无仅有,日本房地产泡沫时期或美欧衍生产品大行其道时,银行业也没有达到如此之暴利。
2012年6月7日,对于中国银行业是一个转折点。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下调贷款及存款基准利率,同时将银行自主浮动的利率区间扩大10%。第二天银行的商业贷款利率下调,但是存款利率却不降反升。借着加大利率浮动区间,中国政府暗渡陈仓,打响了利率正常化的第一枪。
在过去几年,银行业的经营模式简单概括起来,就是将企业盈利补贴银行盈利,以储蓄者财富垫高银行财富。垄断性银行盈利,加重了生产者、消费者的负担,乃中国经济迅速失速的的重要原因之一。
本世纪初,银行业坏帐累累,举步维艰,为进行银行改革,政府将银行的利差加大无可厚非。如今银行业风光十足,国计民生却步履沉重,甚至每况愈下。将银行利差维持在共和国历史上的最高水平,则于理不通,于情也不通。
这次利率的改革性调整,其实只是银行利差缩减的第一步。随着银行业向民间资本开放,中小银行竞争加大,整个银行利差缩减无可避免。小银行缺少储蓄基础,唯有通过提高存款利率来吸引储户。
利率市场化带来竞争,竞争压缩银行业的整体盈利空间,对目前处于垄断地位的大型国有银行影响尤其明显。根据香港及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经验,利率市场化无一例外地终结银行业的暴利时代,行业随之重新洗牌。
有人认为,中国的银行业面临坏帐压力,为保障银行业的健康,政府在利率市场化上不会出重手。这种观点在逻辑上不通。行业不景、盈利受压的有许多行业,包括许多经济的的支柱产业,并未见政府因此减轻政策调控的力度。2009年时银行曾应政府要求,大举向地方融资平台借贷,由此埋下了坏帐的隐患。这的确是中国经济的一个系统性风险,政府需要小心应对。但是,当年的四万元扩张计划,归根到底属于财政支出,银行不过是出纳,最终需要财政买单,将这笔贷款由银行资产负债表上划归到财政部的资产负债表上,而非透过利差无限期补贴,由企业与储蓄者买单。
银行乃经济中的中间产品,本身并不创造财富。银行与经济其他部门之间的利润分配,属于零和游戏,银行越富,则其他部门便越穷。垄断带来效率的损耗(DeadWeightLoss),对经济、资金分配均非好事。中国银行业的暴利,已经开始窒息经济的正常发展,令原本已经进入结构性调整的经济更加步履艰难,令民营企业生存困难,令新兴行业缺乏必要的养分,令储蓄者所得到的回报与所承受的风险不相称。
八十年代初,中国经济在文革的后遗症中挣扎。农村改革,带来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带来了一次生产力的飞跃。九十年代初,中国经济再次陷入僵局。经济特区吸引了大量外资,为中国成为世界加工厂奠定了基础,这是生产力的又一次提升。本世纪初,中国经济面临通缩压力。加入WTO再次为经济创出新局面,生产力再上一个台阶。结构性改革,是中国经济突破困境的利器,是提高生产力的法宝。
中国经济现在已经消费了上两轮结构性改革所带来的红利,迫切需要新的改革来释放生产力,制造新的投资机会,改善经济运行效率。笔者看来,打破国有大银行的垄断,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这不仅是利润重新分配的问题,更是效率提升和体制优化的重要一环。
在中国的任何一个城市,银行铺多过公共厕所,可见其利润之高。银行中间业务不足,风险控制能力差,资金运作效率低下,是中国银行久为人诟病的通病。缺少竞争,使这些问题的改善十分缓慢,银行依然躺在政策保护之下吃利差,而且越吃越风光。
市场开放,利率市场化之下,银行的暴利时代已经开始结束。
(作者系瑞士信贷董事总经理、亚洲区首席经济分析师。本文原标题为《银行暴利时代的终结》,原载于6月26日的作者博客本文原载于台湾财富杂志,为个人观点,并非投资建议或劝诱)
责任编辑:何晓攸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