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信托意外,再次将外界目光拉至山西。
6月26日晚间,中诚信托发布公告称,融资方山西振富能源集团(下称“振富集团”)因民间借贷纠纷,在今年二季度引发三起诉讼,受托人“对此异常现象高度重视,委派专人进行核查并迅速采取紧急措施,以控制风险,保护投资者利益”。
振富集团是山西吕梁一家民营企业,以煤矿投资为主。该企业成立于2010年7月,法人代表是王于锁,集团为王于锁父子拥有,成立时王于锁本人出资500万元,其子王平彦出资4500万元,拥有企业90%的控制权。
据当地人士透露,王氏父子涉及的民间高利贷本金可能就高达20亿元。
振富集团的出事,也掀开了煤老板阔气表象的另一面。经历了数轮技改、资源价款等海量投入后,煤老板们却遭遇到十余年未见的惨淡行情,他们的财务状况远比外界所想的糟糕。
煤老板也缺钱
山西煤改过后,有三分之一的民营煤企被保留。吕梁是保留民企最多的地市,在全市112家煤矿中,民企占到了60家,出事的振富集团便在其中。
如果不是这次民间融资遭遇诉讼,振富集团将很快迎来其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中诚信托年初发布的管理报告称, 截至2011年12月31日,振富集团共拥有五座煤矿(含一座过渡保留矿井)、一座洗煤厂。其中交城神宇煤矿已于2011年10月取得开工批复,正在进行井工和地面施工;洗煤厂二期240万吨扩建工程正在建设,主体工程已经全部完毕,主设备也基本安装完毕,目前正处于调试阶段;位于内蒙古的煤矿目前生产运营正常。
但就是这些在建和批复中的煤矿,拖垮了振富集团。以一个年产90万吨的煤矿为例,生产、辅助和配套等一系列设施下来,总投资就达6亿元。据当地煤炭局人士估算,目前吕梁在建矿井去年投入就在70亿~80亿元。
作为被保留下来的民营煤企,为了达到产能和规模,还得整合其他矿井。但民企要掏的是真金白银,甚至几倍于国企收购的价格。
“你要想不被国企收购,你就得收购更多的矿井达到要求,但民企去谈判很明显没有国企的优势,注定要多掏钱。”吕梁当地一位官员告诉《第一财经日报》。
收购其他矿井的资金、技改的投入,“这些只是明面上的开支,民企要生存,注定要在其他方面多掏银子。”上述人士透露。
动辄数亿的资金投入,让煤老板们开始头疼。他们只能将目光投向民间高利贷。当地一些煤企在遇到资金困难时,在民间寻求高利贷已成必然途径,有的甚至会给企业中高层领导下达硬性的借款任务,少则数十万元,多则数百万元。
而漫长的技改工期和每月巨额的利息,让这些煤老板陷入高利贷的漩涡无法自拔,借更多的高利贷去还高利贷或者投入煤矿,成了他们唯一的选择。
当地盛行的高利贷,甚至催生以高利贷为生的村庄。在吕梁很多地下有煤的村里,只要户口在村里的村民,都得到了十余万甚至更多的分红。他们中很多人都把钱通过中间人放给了煤矿。
十个老板九个贷
“民企的资金来源除了朋友拆借就是高利贷,他们还能有什么其他办法?很少有不借钱的老板。银行的钱只有少数企业家能拿到,钱不多还要分批发放,根本不赶趟。”吕梁市一位政府官员这样向记者描述。
本报记者接触的几名煤老板并不避讳自己涉足民间高利贷,并称这根本不是秘密,“十个老板九个贷,能有几个靠银行?”
吕梁当地一位知情人士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老板们一般不会直接出来借钱,都是安排手下通过关系先放出风。一般散户们放贷是2分利息,最多2分5,他们的钱从1万元到10万元不等。经过一条线再加1分或1分5,能直接用3分左右借下钱的老板不多,因为老板需要的动辄几千万元甚至上亿元,没有中间几条线上的人参与很难借到。等到老板手里时,都在4到5分左右甚至更多。”
5分的高额利息,按一个年产90万吨矿井、5亿元技改投入计算,煤老板们每年要支付的利息就是相当恐怖的数字,高达9000万元。
对于高利贷,当地一名矿主也表示是无奈之举,在银行很难得到贷款的情况下,高利贷是唯一选择。
至于此次出事的振富集团所选择的信托业,也被认为是有关系才能拿到的“补助”,而且他们也得掏出不菲的回报,在意外重重的煤炭行业,稍有不慎就可能把煤矿都赔进去。这并不是煤老板们愿意看到的。
“我们老板就觉得和金融业来往不保险,还不如借高利贷。”当地某民营煤企高管告诉本报记者。
据从事高利贷行业者透露,当地少有不涉及高利贷的煤老板,他们当中有些通过高利贷成功上岸做大做强了企业,有的则因资金问题只能在煤改中被别人吞并。“可怜的是现在留下来的企业,尤其是那些原始积累不是太多的,仅技改一项压力就够他们受的,随时都有被别人吞并的可能。”
不确定的未来
煤炭价格走低、库存高企、经营惨淡,让当地煤炭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变得谨慎和悲观。“这波行情要是再持续下去,我们这里的民营煤企最少得倒一半以上。”吕梁某县市煤炭局负责人忧心忡忡。
煤矿倒下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尤其让他担忧。“现在都是大矿,哪儿都有上千号人吃饭,一出事就是大问题。尤其是那些目前在建马上就能投产的矿井,前期投资那么多却赶上了行情下滑,谁敢说不会出什么问题,有人收购都是好事,就怕自生自灭后给政府带来隐患。”
吕梁市煤炭局提供的数据显示,当地目前在建的矿井共有81个,设计年生产能力为7965万吨。今年预计投入资金为130亿元,据该局规划科人士透露,上半年资金投入情况正常,但不排除下半年的投入情况受到市场因素影响。
据其介绍,吕梁今年将有20个矿井计划投产,按照山西目前矿井最少90万吨的年产能计算,这些矿井将至少带来近2000万吨的年产能。
随着山西新一轮技改接近尾声,类似大矿井的产能将进一步得到释放,一些国有大集团千万吨的矿井也呼之欲出。
“市场一片哀鸿,这部分新产能的释放,很难说是好是坏。好的是这些煤矿终于能走向市场见效益了,坏的是他们赶上了行情下滑,这部分产能释放后,可能给煤炭市场带来新的冲击,造成进一步下滑。”上述煤炭局人士说。
而煤老板们显然也感到了未来的不确定,很多煤矿已开始削减开支。往日盛情款待的宾客,煤矿开始有选择地招待,“能不安排吃饭就不安排,酒菜的标准也一应下调,往日习以为常的千元一瓶的青花瓷汾酒也换成了200余元的酒。”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