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山东省林业、发改、财政、国土等10部门联合印发了《山东省湿地保护工程实施规划(2011-2015年)》,提出建设布局主要规划“四片区一流域”:即环渤海湾和莱州湾滩涂湿地区,鲁东丘陵和沿海湿地区,鲁中南山地湿地区,鲁西、北平原湖区湿地区和小清河河流湿地区。规划提出,基本形成自然湿地保护网络,使全省65%的自然湿地得到有效保护;“十二五”期间自然保护区建设项目30个,面积85.45公顷,约占全省湿地总面积的48%;新建湿地种质资源保护小区或保护区5处。
湿地虽美不是人人可入
近日,记者与相关湿地及野生动植物专家走入山东部分湿地,这片“秘境”之内,生态美景引人入胜。
据介绍,我省将湿地分为5个区。湿地最核心的要数保护区,即便是专业的野生动植物保护人员,也尽量不进入上述区域。
身处湿地,不由得深吸几口气
枣庄滕州滨湖湿地是山东在建湿地中,唯一即将获批的国家级湿地公园。它不仅保护了区域生态环境,而且已跻身枣庄常规旅游线路,强力拉动了养殖、食品加工、商贸服务等行业。
滨湖湿地公园面积很大,视线一览无余。良好的湿地植被将清新的空气输送到游客的鼻孔中,不由得让人多吸上几口。
湿地公园建起了游客中心。在这座平展的玻璃建筑背后,各种水生植物滋生,潜游动物生长。离开游客中心往湿地公园深处走,经过木栈道、生态教育长廊、休憩亭,可以前往湿地博物馆等。其中还有一幢船帆状的白色建筑,可以俯瞰整个湿地公园,看浅浅的水面上草长莺飞,倍觉清新宜人。
进入湿地公园深处,会邂逅一种“上林下池”的新型生态布局。早年为改造洼地,人们间隔挖出一片片长方形的鱼池,池与池之间堆出的岸,用于种植杨树,池中养鱼。科学合理的生态搭配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退耕的农民每年可获得800斤小麦、800斤玉米的补贴,根据粮食市值和产量情况,还可获得增补。一举破解了洼地“说涝就涝,说旱就旱”的现状。
在滕州滨湖湿地公园,“卖风光”不仅赚到每年3000万元的门票收入,还带动该市一年卖出3亿枚鸭蛋,大大促进养鸭产业,并直接拉动当地2000余人实现就业。而种植荷花,发展荷花茶、藕粉加工以及菱角、芡实生产加工,培育了新的产业链。
三名护林员看护900亩生态林
湿地的纯美景色与守护者的付出分不开。秦存留等3名护林员全天看护着900多亩生态林、几千亩荷花,担子不轻。到了晚上,偌大的湿地漆黑一片,但老秦等人丝毫不敢懈怠,定时在园区内巡查。
采访中,记者遇到老秦的表哥来探望。一碟炒花生米、一份炖鱼,老秦的招待餐十分简单。老秦说,鱼是湖区的渔民送的,平时也不常吃,算是改善生活。为保护湿地生态,即便是与湿地朝夕相伴的人,也尽量减少对湿地的索取。
老秦和爱人各有分工,用他的话说就是“老婆在家看小家,我在湿地看大家”。老两口平时离多见少,但令人感到欣慰的是,经过长年累月的护林工作,几年前滨湖区还常见打鸟的,近几年几乎没有了。
为保护滨湖湿地的12万亩红荷,滕州市组织了60多人的看护队,加上湿地公园的260多名职工,确保核心区内所有的荷叶、荷花、藕不被采摘。按照“宜林则林,宜湿则湿”的原则,以及保护为主,开发次之的要求,稳步推进退耕还林、退耕还湿。
湿地保护区,游客禁入
记者在滕州市北界河湿地入口处看到,经过一段时间的河道恢复、自然生长,这里的鸟类、鱼类、草类均“长”势喜人。
湿地公园技术顾问、滕州市林业局原保护站站长姚玉领说,被称为“地球之肾”的湿地,具有吸收自然界有害物质的作用,当燃烧、汽车等排放出的碳随着降雨、粉尘进入湿地后,就会被湿地丰富的植物吸收,不再蒸发。如果植物衰老腐烂沉淀,就会形成二次污染,而割走芦苇等,可以截断碳重新回到水中。
山东省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站耿德江说,目前我省将湿地分为5个区。他介绍,湿地最核心的要数保护区,这部分是广阔湿地中最神秘的部分,也是宝贵动植物生息的最好乐园。按照有关湿地保护的方针,即便是专业的野生动植物保护人员,也尽量不进入上述区域。普通的游客更是禁止进入。其次是科学恢复区,同样禁止普通游客进入。另外3个区依次是科普宣教区、休闲娱乐区、管理服务区。在保护优先的前提下,游客可以进入后三区,体会湿地的乐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