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观点 > 观察与声音 > 正文

财政支出结构变化告诉我们什么

来源: 经济日报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调节社会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和谐,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是财政的任务和职责。经济的蓬勃发展,不但要使政府的财政收入越来越多,而且还要让老百姓从中更多受益——

今年上半年,全国财政收入完成63795亿元,同比增长12.2%,财政支出5389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9458亿元,增长21.3%。为什么财政支出的增速远远高于财政收入的增速?这些支出花在了什么地方?财政支出的实际发生与科学合理的支出目标究竟有多大的差距?财政支出主要增长在哪些领域?

调节社会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和谐,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是财政的任务和职责。围绕这个职责,我们来衡量一下财政支出结构合理与否。

以2005年为例,财政支出总额将近3.4万亿元。按功能分类,最大支出项目经济建设费,占整个支出的近27.5%。另外,行政管理费包括通常我们说的“三公”经费在内的支出为6500多亿元,这其中应有相当一部分是为了管理和分配经济建设费,可以说,围绕经济建设的财政开支比较庞大。而2005年,中央财政支出中(包括转移支付方面),用于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医疗卫生、农林水事务总额仅占当年整个支出的10.4%,是经济建设费支出的38%。这些数字说明,2005年前的财政支出,还不是完全意义围绕财政支出的内涵来设计的,或者说还不是以调节收入分配为中心的。

近几年来,宏观调控部门一直强调通过财政手段调节社会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这是与以GDP为中心的传统做法完全不同的。这种选择告诉人们,经济的蓬勃发展,不但要使政府的财政收入越来越多,而且还要让老百姓从中更多受益。在这个大环境下,财政支出的增加显然要使更多普通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关心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以调节社会收入分配为中心,这一改革的方向,有利于摆正政府在社会分工中的位置,体现在财政支出上,就是财政不能以生产性开支为主,而应该以社会转移支付和福利支出为主。

虽然财政的支出结构调整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一蹴而就,但是,动态中的调整也在不断让我们看到希望。财政支出不断增加的过程中,用于项目经济建设费和行政管理费在整个支出中的比重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而投向民生的支出呈现明显的上升态势。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它鲜明地体现在财政支出撬动了城乡居民收入的提高和消费需求的扩大;体现在财政补助规模的不断扩大,减轻了群众在教育、医疗、住房保障等方面的负担;体现在新农保和城居保制度全覆盖工作的落实,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补助标准、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支持提高城乡低保保障水平等一系列保障民生政策措施的落实。

今年,中央财政用在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文化方面的民生支出安排合计13848亿元,增长19.8%;用在农业水利、公共交通运输、节能环保、城乡社区事务等方面与民生密切相关的支出安排合计15124亿元;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一般性转移支付大部分也将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可见国家财政在统筹兼顾的基础上,正集中财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与国际通行的财政支出理念和标准相比,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还需继续推进。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科学合理的财政支出结构,仍是我们的努力方向,这同样需要用动态的思维和战略来推进。

责任编辑:王雪莲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