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S屡败屡战
“大家所理解的B2C就是网络直销,在这个领域里面,除了价格战,没有太多花样,我并不觉得这个东西能给行业带来多大的未来……”2012年7月,阿里巴巴广邀媒体,在杭州举行了一个与高管对聊的“下午茶”活动。席前,集团总参谋长曾鸣对当下自营B2C电商的混乱厮杀表示出相当不屑。他表示,阿里巴巴的全部力量将放在整个电子商务更加有前途的SNS化、C2B、社会化的协同平台。
这三件事当中,曾鸣将SNS产品的推进,描述为“过去两年间阿里巴巴做的最辛苦的一件事”。
“也许未来淘宝总流量的三分之一是类目,三分之一是搜索,三分之一是SNS社区化的互动。”曾鸣说,SNS对于电子商务的价值,在于进一步促进买家跟卖家、卖家跟卖家、卖家跟服务商……所有参与方之间形成更好的互动、沟通机制。阿里巴巴来接下来三四年最主要的目标之一,就是通过一套SNS机制完成大部分商品和浏览的互动。
从2007年借助雅虎平台开始尝试推动社区和SNS,到2008年开始开始摸索各种基于淘宝的“原生态的社区化的尝试”,再到2009年从阿里软件开始想把旺旺变成一个SNS化的工具……阿里巴巴在这个领域屡败屡战,但至今所能看到的一点点进步或个人界面的多次改版升级,充其量也不过是一些“微创新”。
阿里巴巴为什么做不好SNS?原因众说纷纭。“阿里巴巴的电商平台的基因,是以‘服务卖家利益’为核心,这注定了SNS这样以‘买家利益’为出发点的产品,在阿里巴巴没有生存土壤。”一位淘宝技术部门的前员工对财新记者分析说,阿里巴巴的商业模式本身,是要从卖家一方获得收入,通过各种服务让卖家掏钱在淘宝上卖东西,并赚到钱。因此,阿里巴巴希望卖家越多越好,通过卖家的竞争来获得在阿里巴巴网站上的最优推荐位。
SNS产品对卖家格局的影响正好相反——由SNS建立的良性的好友沟通推荐机制如果有效建立,卖家势必被用户“优中选优”,通过SNS受益的卖家将越来越集中于“塔尖”部分——比例相当小。大量相对没有特色、价格亦不占优的商品和卖家,只能“沉底”。
这几乎是阿里巴巴无法解决的一个基因矛盾。
阿里巴巴当下的研发环境,也是导致SNS项目进展缓慢的另一大原因。“我们是服务公司,不是技术公司。”曾鸣说。 一位接近阿里巴巴的电商人士向财新记者分析指出,阿里巴巴的技术部门,优点是具有快速反应力和解决问题的实战经验,但是建立SNS不是一个简单的任务,它要打破淘宝面对消费者的前端展示逻辑,这种创新和变革是整体架构性的,需要研发部门被赋予足够的决策空间才可能推进。阿里巴巴内部没有这样的技术研发氛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