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大豆减产和涨价的影响正悄然传导到中国
干旱带来的不仅仅是玉米减产的数量,而是对整个世界食物体系的影响。全世界不断增长的肉类和蛋白质需求,让许多国家更依赖从美国进口便宜的饲料。
生在美国中西部的60年一遇的大旱不仅让当地人饱受煎熬,也导致农作物的歉收减产。作为世界头号“粮仓”,美国农业歉收将直接考验世界的粮食安全。
农业减产,大部绝收
正当国人遭遇61年不遇的特大洪涝之际,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却呈现出另一番景象:烈日当头,土地干涸,河床崩裂,遍地死鱼,小草枯黄,庄家渴死……居住在衣阿华州的华人女医生孙文清告诉本报记者,而在如此炎热高温的天气下,当地人很少出门,一般都待在屋里以逃避户外的滚滚热浪,并将空调温度开到最低。在乡村,她亲眼看到一些农民用收割机将不会再有收成的玉米铲平。当地电视反复播放这样的画面,一位农民在枯黄的玉米地里掰下一个玉米棒,剥开后里面没有一颗玉米粒。另外,由于草坪无法生长,当地的除草机处于热销当中。
衣阿华州农业部气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仅6月份家庭用电量环比高出36%,同比高出35%。当地空调和扇子卖得特别好,但一向受到美国人青睐的户外用品却无人问津。
这是一场被美国人戏称为“史诗”的干旱。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在其官网上发表报告称,美国中西部地区正在遭受60年来最严重的干旱,旱情已经接近1956年大旱。低纬度地区48个州中55%的土地面积都受到了干旱影响。衣阿华州农业部气象局网站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往年六七月是该州气象最为活跃的月份,经常受到雨水伴随飓风的袭击,但今年却反映出十分反常的安静。而作为美国和世界玉米和大豆的主产区,衣阿华州已被列为异常干躁状态,减产和作物优良率下降在所难免,因此推高了玉米和大豆的价格。
实际上,衣阿华州农作物歉收也给全美乃至世界粮食系统拉响了警报。作为世界头号“粮仓”,美国供应了接近35%的世界玉米和大豆。世界粮食价格近期持续上扬,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玉米与黄豆价格已经持续几周居高不下,玉米一个月来暴涨了30%,而黄豆期货也攀升到四年新高。
美国农业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7月16日当周,美国玉米生长优良率为36%,大豆优良率为38%,而至7月29日的当周,又分别下降至24%和29%。而一年前,玉米和大豆的优良率均达到80%以上。美国气象学家唐·基尼预测,本月旱情仍将得不到缓解,作物等级将继续下降。截至7月29日,相关数据显示,预期收成为“非常差”和“差”的大豆作物比重上升至37%,玉米作物的这一比重上升到48%,牧草和牧场的这一比重高达57%。“干旱影响了美国88%的玉米,一半的大豆以及其他多种作物的产量。”据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数据显示,国际玉米价格已从510美分/蒲式耳上涨至阶段高点800美分/蒲式耳,大豆价格也出现阶段高点1691。
路透社报道说,美国中西部地区旱情持续加剧引发了投资者对世界粮食供应前景的担忧。目前美国玉米出口占据着全球贸易量的一半以上。玉米不仅是重要饲料也是重要淀粉来源。据彭博分析师预测,到10月份,全球玉米储量将下降4.2%,达到1.23亿公吨,相当于52天的消费量,为1974年以来的最低。而高盛的预测是,至9月份美国秋收之前,玉米价格将上涨9.6%至7美元/蒲式耳。芝加哥谷物经纪公司Fintec Group Inc。的管理部主任Alberto Alvarez指出:“大旱必将导致玉米价格爆发式上涨。”而芝加哥商品交易所12月份交割的玉米期货报价自6月中旬以来累计涨幅已经高达54%。
美国普渡大学农学家Tony Vyn的预测更为严重:“我们正在从危机走向灾难。”他说:“大幅度减产已成定局,事实上大部分地区可能绝收。”
全球粮食系统震荡
干旱还给美国畜牧业造成了灾难性的影响。当地媒体多次转载引用的一个例子是,衣阿华州的奶农罗宾·马科特饲养了45头奶牛,但如今她不得不减少15头出奶量,因为牧草大量枯死,没有足够的牧草她无法喂养全部的奶牛,而由于出奶量的减少导致销售额的减少,致使她无力购买足够的饲料替代品。面对如此的恶性循环,罗宾·马科特预计出奶量还会继续减少,直至减少奶牛头数。实际上,衣阿华州三成以上的牧场在经营上都处于极度困难。
事实上,这场干旱也影响了美国国内的食品价格。据美国农业部日前发布预测称,预计全年食品价格涨幅为2.5%-3.5%,明年的涨幅会升至4%-5%。美国劳工部7月下旬公布的数据也显示,食品价格在6月份同上个月相比上涨了0.2%,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了2.7%。随之而来的是全美消费者信心指数的一路下滑。美国密歇根大学和路透社联合发布的报告显示,7月份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为72.3,比上个月降低了0.9,降至今年以来最低水平。
干旱带来的不仅仅是玉米减产的数量,而是对整个世界食物体系的影响。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高级研究员Liangzhi You指出,玉米和大豆在整个食物链上十分重要,因为它们还被用于饲养动物。全世界不断增长的肉类和蛋白质需求,让许多国家更依赖从美国进口便宜的饲料。美国农业部预计,来年牛肉和鸡蛋的价格可能增长4%-5%,乳制品将增长3.5%-4.5%,猪肉将增长2.5%-3.5%。
全球性气候异常也带来了全球粮食系统的震荡。世界银行日前发布报告称,受美国异常干旱天气,欧洲一些国家持续降雨,俄罗斯、印度等产粮国降雨不足等因素影响,国际粮价正在上涨,粮价波动造成了市场的不确定性,对粮食安全构成威胁。
影响中国粮食安全?
美国玉米和大豆减产和涨价,其影响已经传导到我国。两种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已经是既成事实,作为饲料中的重要原材料,它们对下游养殖业的传导作用也开始出现。北京正丰饲料有限公司销售总监王明宇告诉本报记者,近两个月,豆粕和玉米的价格都在上涨,这也相应推高了饲料的成本。
王明宇说,现在蛋白含量为46%的豆粕价格达到了4100多元/吨,含量为43%的价格为3900多元/吨,这和两个月前相比每吨都涨了五六百元。他说,加上玉米价格的上涨,现在饲料的价格也从1.4元/斤涨到了1.5元/斤,养殖成本上涨一直在挤压生猪的养殖利润。
“现在是饲料成本一直在涨,但生猪收购价不涨,我们也是硬挺着。”他说,如果饲料价格还维持上涨的趋势,未来也会推高猪价。
王明宇说,目前生猪的养殖成本高企,养猪户的积极性也受到影响。随着上游价格传导效应出现,未来3-4个月左右,猪肉价格也有可能会被推高。
美国大旱最令国内担心的莫过于由国际粮价上涨带来的输入性通胀。海通证券在其研究报告中表示,大豆和玉米的优良率仍然在下滑,均跌至40%以下,由于美国玉米和大豆的产量均约占全球的35%,因此,如果干旱持续严重,农产品价格的上涨恐怕就不完全只是“短期”炒作了。
在中国,眼下能看到的国际农产品涨价影响主要体现在期货市场,其中尤以豆粕为代表。大商所豆粕期货近期不断刷新历史高点,自6月中旬以来的累计涨幅超过25%,一度出现“豆粕比钢材贵”的现象。大豆、豆油、玉米等期货品种6月中旬以来也有不小的涨幅。相比期货市场的短线炒作,更令人担忧的是国际农产品涨价可能加大中国输入型通胀压力。多方迹象表明,国际市场的价格波动已经开始实质影响中国经济。甚至有人表达了对美国大旱会危及中国粮食安全的担忧。
但这个观点引起了国内专家学者的争议和质疑。“这场大旱对中国粮食安全没有影响。”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陈锡康表示,“中国粮食基本自给,自给率达90%。特别是中国的谷物,自给率高达98%,并且2012年中国粮食可能丰收。”但是,对中国大豆进口将产生很大影响,目前中国大豆需求量的78.4%依靠进口,预计大豆和棉花进口价格将上升。
责任编辑:王雪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