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拼版照片显示的是1983年拍摄的天山一号冰川一角(上图)和2012年拍摄的天山一号冰川分离为东支与西支两条独立的冰川(下图)。据中科院天山冰川观测试验站观测数据显示,随着气温逐年升高,新疆天山一号冰川持续加速消融和退缩。
“每年5至9月是天山一号冰川消融的高峰阶段,一个月后退约一米。总体来说,一年退缩4米多。从1959年至2010年,冰川共计减薄15米多。”
中科院天山冰川观测试验站站长李忠勤说,一号冰川自观测以来一直处于退缩状态,20世纪80年代以来,退缩呈加速趋势。
世界上离城市最近的冰川正加速消融
天山一号冰川是世界上距离城市最近的冰川,它在我国冰川学研究兴起之初即被选定为观测研究的参照冰川,是中国观测时间最长,资料最为详尽、系统的冰川,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几条拥有50年以上观测资料的冰川。受气候变暖影响,一号冰川持续消融、退缩,并于1993年分离为两条独立的冰川。
在乌鲁木齐市区西南100多公里的天山深处,一条水量不太大、稍显浑浊的河奔流而下——那是乌鲁木齐的重要水源地乌鲁木齐河的源头。溯流而上屹立着的是天山一号冰川,也是世界上离城市最近的冰川。
7月18日,记者在一号冰川脚下看到,距离冰川末端1米多的石头缝里,插着一排小铁管,“这是今年5月份立下的标杆,当时冰川在这里,一个多月就后退了1米多。”中科院天山冰川观测试验站工程师金爽介绍说。记者看到,冰川表面早已形成了较明显的冰面河。由于当日气温较低,冰川末端的融水不断往下掉,似一滴滴“眼泪”。
8月7日,记者再次来到一号冰川的相同位置。由于气温较高,冰川表面的多条冰面河里,水流汩汩而下,非常湍急,几条较深的冰面河水简直是喷涌而下。
李忠勤介绍说,随着气温升高,近年来,一号冰川出现了剧烈的消融、退缩。冰川面积在1962年-2006年期间减少了14%,由1.95平方千米缩小到1.68平方千米。
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综合水管理与风险管理部门遥感专家帕诺蒂普·摩尔说:“我1987年来过一号冰川,当时冰川还是一个整体,那呈淡蓝色的冰川银瀑,令人啧啧称奇。”在一号冰川附近生活了20多年的牧民沙尔赛说,“冰川还没有分为两支之前,骑马才能过去。而现在,冰川后退降雪减少、雪线上升,徒步就可以通过这里了。”
除了全球变暖人为排放黑碳是主因
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主任戴维·默登说,“气候变化,即全球变暖,是导致冰川加速消融的主要原因。其次是黑碳”。
戴维·默登所说的黑碳指的是人为排放的、燃烧不纯物质所产生的如烟灰、粉尘等颗粒。黑碳主要由富含碳的物质不完全燃烧所产生,比如化石原料、生物质原料燃烧等。因此,冰川表面看上去脏是因为降雪中携带的粉尘、烟灰等在雪消融后积累在冰川表面。其中,灰黑色的物质成分中有黑碳、粉尘以及微生物的作用共同形成的。
据中科院天山冰川站研究人员介绍,距离冰川区几十公里处所建的电厂、建材石灰厂等已经生产经营近30年了,工厂排放的黑碳等降落到冰川上并不断积累,不但加强了冰川融化,而且使得消融季节开始的时间提前、结束的时间推后,延长了消融期。此外,作为乌鲁木齐河的发源地,工厂排放的废弃物影响了水质,不利于城市供水安全。
早在2006年,乌鲁木齐市政府就已做出规定:为保护乌鲁木齐的重要水源地不受污染,禁止游客游览天山一号冰川。但由于没有设置围栏和专人看守,一些游客还是通过各种方式进入冰川区域,“随手”改变了冰川的环境。
记者了解到,常年在冰川区生活的牧民有十多家,按每户有200头牲畜计算,总共就有2000头。牧民不属于游客,可以自由出入冰川区,为了增加收入、满足游客需要,牧民骑摩托车将游客带入冰川区,每人50元。
李忠勤说,在冰川区活动的牧民及游客对冰川消融产生的影响并不大,但却污染环境、影响了乌鲁木齐河的水质。
专家呼吁减少排放减少人类干预
我国共有46377条冰川,新疆的冰川达18311条,面积24721.9平方千米,冰储量2623.4711立方千米,约占全国冰川总储量的46.8%,位居第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实验室研究表明,新疆的冰川融水占地表径流量的25%到30%,然而,在过去的26年-44年间,新疆的冰川总体退缩了11.8%。
研究结果显示,作为水资源主要依赖冰雪融水的新疆,一旦冰川消融殆尽,将对该地区产生灾难性影响。预计未来20至40年,天山北麓水系中,1平方千米左右的小冰川将趋于消失,大于5平方千米的冰川消融强烈。
李忠勤表示,那些面积小、海拔低的冰川对气候变暖的响应最为敏感,目前处在迅速缩小甚至消亡之中。冰川的消融将影响绿洲用水及当地生态。
戴维·默登说,“冰川的加速消融是在提醒全世界,希望全世界都能关注冰川,采取措施减少碳排放、使用节能技术、遏制全球温度的持续升高”。
专家们认为,人类必须减少碳排放量、采用节能减排科技、遏止温度的持续上升,尽量不要破坏环境。此外,冰川区域要尽量减少人类活动、限制工厂生产、游客观光、牧民放牧、滥挖野生植物等行为。他们强烈呼吁:全民应当增强环保意识,低碳生活,减少环境污染。
责任编辑:王雪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