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8月20日电 8月18日,由国际房地产促进会、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办公室共同支持,《中国建设报•中国住房》主办的“创新风暴•2012中国居住创新典范品牌推介活动”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盛大揭幕。
本届活动共有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房地产项目参赛,经过专家委员会三轮严格评审,最终有40多个项目获奖。为配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要工作,本届活动还设立组委会特别奖项——中国保障性安居工程示范楼盘。
2012年,房地产调控持续进行,楼市风波不断,房屋质量问题频频曝光。对此,首开、金地、龙湖、绿地、银亿、方兴、珠江等近30家品牌房企借助“创新风暴”平台,联合向社会发布“品质宣言”,彰显企业界谋求长远发展的视野与决心。组委会还集结行业各界权威专家共同编制《2012中国房地产产品创新趋势报告》,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以创新力驱动行业转型与发展。
“恰恰是在市场低迷期,产品品质与创新才显得尤为迫切。”本届活动组委会主席、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会长、原建设部副部长刘志峰在颁奖典礼上如是说。他表示,随着本轮调控抑制投资投机性需求的效果逐步显现,自住性需求成为主流购买力,产品品质和服务水平将是企业拓展未来市场的核心竞争领域。
品质宣言预示产品竞争将白热化
作为中国房地产产品创新的风向标,创新风暴活动自1999年至今已成功举办十一届。十多年来,该活动向社会推介了一大批优秀的住宅项目,也推出了一批产品创新表现突出的企业和企业家,对于推动规划设计理念创新、提高规划设计水平、引导行业技术进步、促进房地产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本届活动继续坚持创新理念,全面关注各地在自主创新、环保生态、节能减排、绿色低碳、民生贡献方面有突出成就的房地产项目。”中国建设报社社长、总编辑兼党委书记刘士杰在颁奖典礼说。
据组委会介绍,本届活动申报方案突出亮点很多:更加注重项目与城市的关系,越来越多的房企不仅关注项目内部环境营造,还关注外部环境与小区居民生活的有机互动;更加“四节一环保”,注重低碳、环保、生态科技的应用与创新;更加注重细节设计体现人文关怀和居住质量等等。
“从当前的发展趋势来看,未来住区规划设计将呈现开放式特点,大开放、小封闭将成为潮流。”中国勘察设计大师、本届活动专家委员会委员赵冠谦说。
事实上,本轮调控令许多房企遭遇生存难题,甚至不乏企业对未来房地产市场失去信心。对此,与会企业代表一致认为,调控并不意味着行业发展停止,房价回归也不代表产业下滑,未来房地产业的发展空间仍然巨大,但游戏规则将发生改变,“产品本身将获得前所未有的关注”。
“当前一些企业发展面临困难,既有调控政策的影响,也是过去十多年粗放式的发展模式所致,例如发展战略不对、经营管理不善、应对市场的灵活程度不够、产品服务质量不到位等因素。”刘志峰表示,积极推进企业转型发展,是房地产企业应对调控顺利发展的重要法宝。
具体到市场策略,刘志峰指出,企业一方面必须“顺势而为、降价求量”,获取稳定的现金流保证企业正常运营;另一方面,必须提高“产品力”,要通过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来换取市场的占有率,甚至实现弯道超车。
“当前正是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的重要阶段,如何通过产品创新来促动行业转型和发展,是企业界不容回避的课题。”一位获奖企业代表说。
正是基于这种认知,在颁奖典礼上,近30家品牌房企借“创新风暴”平台联合发布“品质地产宣言”,共八条准则,是一套企业提升产品品质的系统方法。作为中国房地产企业界首个集体自发的产品理念与行为标准,“品质宣言”也预示着主流房企谋求长远发展的强烈愿望,品质必将成为未来行业发展的关键词。
“不论市场如何变化,抓住规划设计的龙头,坚持产品品质创新永远是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刘士杰说。
首份行业创新报告出炉
作为本届创新风暴活动的最大创新点,活动组委会集结行业各领域权威专家,发布了首部《中国房地产产品创新趋势报告》(下称《报告》),为未来一段时期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具有科学性、专业性、权威性的参考意见。
《报告》自策划伊始,便得到行业高度关注,刘志峰、宋春华分别为报告撰写序言和特稿,编委会除行业领导、权威专家外,还囊括了高等院校的知名教授、具有国际化设计理念和经验的海归派新锐专家,以及来自一线的具有实战经验的市场专家,保证了报告的高水准与前瞻性。
特别在当前市场深度调整、行业走到发展十字路口的特殊时期,《报告》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随着过去支撑房地产业高速发展的前提条件逐渐发生变化,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基础和环境正在逐步改变,企业积极顺应形势谋求转型已经迫在眉睫。”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朱中一在《报告》中撰文指出:“中国房地产业特别是住宅产业进入了转型和调整的关键期。”
房地产行业发展的目标究竟是什么?朱中一认为主要有两个:首先是为老百姓提供好产品;其次要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但在过去十余年,与发展目标和产业规模增长速度不匹配的,是房地产企业品质意识与创新能力亟待提高。”
未来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空间仍然巨大,但机遇往往伴随着挑战:住宅产业继续发展,但调控将长期从紧;商业地产、旅游地产方兴未艾,但投入巨大、回报较慢、专业人才不足;产业园区和城市综合体成为城市新发展极,但同质化现象严重;社会老龄化为老年地产提供机遇,但产品设计要求更为严苛……
针对上述种种疑惑,《报告》分别从宏观和微观层面进行了详细解答,并对未来行业发展进行剖析和预判。《报告》敏锐地指出,在行业的下一个10年中,行业细分、产品细分、模式细分、市场细分将使企业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大,企业文化和品牌特色将更为鲜明,市场重新洗牌毋庸置疑。
“《报告》是一个很有针对性的选题,它的推出,必要而及时。”中国建筑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名誉会长、原建设部副部长宋春华如是评价。他表示,《报告》必将启迪业界思考、激活理论研究、推动产品创新,“对行业的进步与发展将起到引导和借鉴作用。”
责任编辑:王雪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