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 > 网播京津冀 > 正文

武安:昔日“战备洞”今变身双孢菇培育“黄金仓”

来源: 环渤海财经网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环渤海财经网8月24日讯(贺一鸣  通讯员杜军 王海波)日前,记者在邯郸武安市管陶乡马渠水村一处废弃的战备洞里看到,一排排吊顶节能灯照亮了硕大无比的洞体,地上密密麻麻的双孢菇像一株株洁白的小伞,从松软的覆盖物上破土而出,很快就可以采摘上市。“这些洞原先是60年代当地驻军挖凿的战备洞,一度荒凉到无人问津,如今这里是河北省最大的双孢菇载植基地,人均年收入近万元,老百姓亲切称这里为脱贫的黄金仓”马渠水支村部书记王海军热情地介绍着乡亲们正在发生的可喜变化。

循着灯光,长如蛇状的洞体一直向下延伸,双孢菇的栽植面积一直覆盖到洞底规模惊人。正在培土通风的村民李小凤说,双孢菇的载种过程并不复杂,将杀菌、发酵后的原料用电动车拉进山洞,一层一层铺好,盖土后一个月后即可大面积采摘,村民经过一周技术培训便能熟练掌握操作流程,不务农时还能集体致富。由于是在山洞养殖,气温偏低,生长期可以达到135天,一斤双孢菇可卖8元,一个洞的栽植量赚个五六万不成问题,可为村里30位闲散劳动力提供岗位服务。

王海军边领路边介绍道,当年加强营在当地共挖了14条长400、宽12米、高6.5米呈M形的山洞,自2007年从电视上看到山西有在山洞里养蘑菇脱贫致富的事迹后,耐不住性子的他专门请农技专家逐洞测量了里边的温度、温度和光线,专家给出的结果是:由于洞内冬暖夏凉常年温度湿度恒定在17—18度左右,整体生态环境与原产于欧美的双孢菇需求的自然生长环境基本吻合,这一发现令全村老少沸腾了好一阵子。

穷则思变,马渠村是武安西部山区典型的“地下无矿产、地上无企业”落后村,全村380多口人,人均不足半亩耕地,乡亲们渴望脱贫的眼神全都盯在了这片新发现的“洞天福地”。村班子成员经过近一个月的市场摸底和考察,了解到双孢菇营养价植极高,市场环境广阔,种植技术简单易于大面积推广。说干就干,经过民政部门牵线搭桥该村与涉县一熟悉此品种栽植技术和市场营销规律的个体户达成租赁协议,村里负责修山路通水电出劳力,对方负责首期5个山洞引进双孢菇品种所需资金、技术服务和产品销路,这样从根子上消除了困扰乡亲们的资金、技术和销售的难题。

经过一个月实地栽植技术培训和悉心培育管理,2008年乡亲们获得了种植双孢菇的“第一桶金”,当年村集团增收30多万元,人均收入9000余元,产品销往太原、石家庄、郑州等大中城市,并成为北京奥运会专供食用菌。随着市场需求量的增加,尝到甜头的乡亲们干劲大增,把另外三个山洞也租赁出去,从单层地上栽植到搭建起四层架子多层面培育,技术水平节节升高,既节省空间又扩大了规模。 如今,这里种植面积逾20000多平方,居全省之首,带动周边长亭、涉县木井、史家庄等5个村1000多口人走上了新兴农业产业化的致富路。


 

责任编辑:乔慧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