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
在刚刚过去的8月份,我国各沿海省份正在掀起一波海洋经济“淘金热”。
从北方的渤海岸边到浙江舟山群岛,从历史悠久的广东口岸到刚刚成立的海南三沙市,各种地方版的有关海洋经济的规划和政策相继出台。据统计,除去尚未公布“十二五”海洋规划内容的上海市,其余9个沿海省(市、自治区)均已公布其2015年海洋经济产值目标,数据显示,目标总额高达7.05万亿元,是2011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1.55倍。
而这一轮海洋经济开发热潮同样得到了来自国家层面的支持。
7月初,国家海洋局局长刘赐贵专程前往海南,向当地官员承诺将从海洋产业发展、规划区划等十个方面对三沙市给予政策支持。而此前不久,由财政部和国家海洋局联合下发的《关于推进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的通知》中,明确对发展海洋生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进行财政支持。山东、青岛、浙江、宁波、福建、厦门、广东、深圳等地出现在专项资金扶持的名单中。
海洋经济由点到面,全面开花,而沿海省份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
1、现状———
蓝色版图初具雏形
在中国沿海这条“蓝色经济”链条上,各地方政府正展开一场博弈。
今年6月结束的浙江省党代会上,浙江省提出,要将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成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要把舟山群岛新区打造为高端海洋产业和重大建设平台。
同时,今年初,山东设立了总规模达300亿元人民币的蓝色经济区产业投资基金,用市场化的方式开始对海洋产业进行投资。
跟山东隔渤海相望的天津市,则依托滨海新区将发展重点放在了金融和研究方面,进一步加快建设海洋金融创新基地。
业界分析说,又一轮“赶海”热潮正在中国东部省份上演。
早在第一次涌现海洋开发热潮的同时,各省份就分别提出了地方特色鲜明的海洋发展规划。上世纪80年代,辽宁省率先提出了建设“海上辽宁”的口号,山东省借鉴辽宁的做法,提出“科技兴海,建设海上山东”的口号……
2003年,我国第一部由国家海洋局制定的《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出台。根据资源和资源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和行政区划,该纲要把我国海岸带及邻近海域划分为11个综合经济区。遗憾的是,这个意在统筹各地区海洋经济发展的规划最终实施结果差强人意。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教授李靖宇认为,目前我国都是地方行政驱动的经济,从而导致这种与行政主体相脱节的跨省海洋区域布局无法真正得到贯彻落实。
吸取了这次经验教训,2009年,国家又开始恢复到原来以各省级行政主体为驱动力的海洋区域布局。“各沿海省份做各自的海洋发展规划,然后上报国家,得到国务院的批示,上升为国家战略,新一轮轰轰烈烈的海洋经济发展重新拉开了序幕。”李靖宇说。
用“中国海洋经济元年”来描述2011年并不过分。这一年,先后有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和福建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4个试点上升为国家战略。也是在这一年年底,《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获批,我省终于摆脱“最后一个无规划沿海省份”的身份。至此,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基本形成贯穿南北的以海洋经济为主体、呈现出带状和点状空间布局的沿海区域格局。
2、担忧———
产业结构同质化
港口资源的争夺加剧了临港工业的结构趋同。
宁波市发展规划研究院的一份课题报告显示,目前宁波市与上海、广州、天津、大连、青岛等国内港口城市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临港工业发展规划,特别是石化、钢铁、修造船产业和上下游发展定位方面显示出趋同化。长三角范围的产业趋同化比例更高,苏沪产业趋同率超过86%,浙沪产业趋同率超过90%。
舟山市港航管理局副局长罗宁说,今年以来,航运业进入了寒冬期,运费急剧下降,几乎进入了全行业亏损。造成这一后果的原因就是运力的增长远远超过了货物的增长。
有专家称,港口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若加上在建及待建的港口,供需将进一步失衡。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教授时红秀认为,综合看东部沿海各省份的规划方案,同质化现象普遍存在。这种做法,势必会让海洋产业重蹈传统产业的覆辙——— 重复建设,大而不强。
一个严峻的现实是,所有临港产业在发展上都有一个共同的规律,就是发展重化工业。而照此发展下去,除了区域性产业结构的趋同、重复建设、恶性竞争和产能过剩这些问题之外,遍地开花的沿海重化工业产业布局,还与国际上对重化工普遍实行的集中布局、集中整治原则相悖,增加了环境的压力。
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曹忠祥提醒,“海洋开发切勿再重走陆地经济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子。”
3、期待———
整顿涉海管理体制
在取道海洋经济的同时,至少从2005年起,就不断有呼吁我国设立该委员会的声音发出。
目前,我国的海洋管理体制被形容为“群龙治海”,间接、直接涉海单位多达22个。比如,外交部管辖我国与周边国家海域边界争端问题,国家海洋局治理环境污染问题,海关管理海上走私以及进出口设备问题,商务部管理油气进出口问题,农业部管理海上渔业……仅海洋治污,就牵涉到海洋、环保、建设、农业和水利等诸多部门。
不仅国家层面,地方上的海洋管理格局也不统一:有的海洋局跟渔业局同属一个部门,统称海洋与渔业局,有的海洋局归国土部门管辖,称为国土海洋局。
李靖宇认为,海洋生态问题与陆海统筹战略缺失息息相关。海洋经济发展不能各省份制定自己的规划,各干各的,国家要有统一的规划。海洋问题专家王佩云也曾表示,如果没有国家整体的海洋战略,靠地方自己管自己是管理不起来的,因为诱惑力太大了。而一旦管理缺位、开发失控,结局难以预料。
虽然我国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了国家层面对发展海洋经济战略的指导性文件,亦即业界俗称的“百字方针”。但时至今日,业界期盼的“制定和实施海洋发展战略”仍没有下文。
审视国家“十二五”规划,我们不难发现,在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里,只有中部、东部、西部、东北部四大陆域板块,却未涉及海域板块。
有专家建议,国家海洋战略应该充分考虑“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建立陆海统筹战略、根据陆海统筹来制定海洋发展战略。据分析,去年四个海域经济发展示范区分别上升为国家战略,表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特别是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已突破陆域界限,延伸至海域,进入陆海统筹协调发展的新时代。
本报记者边慧综合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媒体报道
一艘轮船靠泊黄骅港综合港区多用途码头杂货泊位卸货。 新华社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