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达沃斯论坛(新领军者年会)来到中国已有6年,在大连和天津各开了三届。在昨天天津夏季沃斯论坛的开幕式上,主办方评价夏季达沃斯论坛的成功:“论坛与会者来自86个国家和地区,嘉宾人数达2000人,规模和影响力均已达到冬季达沃斯的水平。夏季达沃斯已不是冬季达沃斯的小弟弟了,二者已平起平坐。”
这是施瓦布的成功、达沃斯的成功,当然也是中国的成功。作为连续六届夏季达沃斯的参与者、观察者,如果让我说达沃斯给中国的价值,我认为给中国商业带来最重要的一个概念是如何提升竞争力,在家门口的国际舞台上去分享、去学习。
施瓦布这个老头充满了创新精神,他打造夏季达沃斯是看到了新兴经济体的强劲崛起,而选择中国更是看到了中国已经形成了强大的国际竞争力。当然,在经历5年全球金融危机的洗礼,以及10年管理周期的沉淀之后,重新审视这个竞争力,我们也会发现一些新的不确定性,甚至有很明显的短板。
正和岛总裁、总编辑黄丽陆
11日下午在达沃斯厅举办的一场主题为“提升竞争力”的互动论坛,为中国竞争力找到了不少差距。论坛讨论“哪些因素促进了竞争力在全球范围内的提升?”,方向包括:“人才培养和人才流动方面的投资、利用创新和技术、加强公共机构建设”。嘉宾选择也很有代表性,中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瑞士经济国务秘书贾蓓、卢旺达总统卡加梅、马来西亚贸易和工业部长Mohamed、丹麦首相施密特。一个小时的讨论与互动下来,我发现有关国家竞争力的几点有意思的现象。
第一,在全球竞争力方面,大国不如小国。论坛开始前播了个短视频,发布了今年达沃斯全球竞争力排行榜的部分内容,瑞士第一、新加坡第二,北欧除丹麦外都进了前十,中国进步很快到了第29位,美国则跌到中国之后。前十位里除英国外不再有大的经济体,小而美成了主流。
第二,通过比较,中国竞争力的短板很明显。在讨论的三个维度中,中国都不具优势,甚至比较差。瑞士在人才、创新方面远远走在我们前面,贾蓓很自豪瑞士完善的人才体制,一是科研型、技工型双重人才培养制度,二是从国际到政府、社会机构、企业间畅通的人才交流体系。丹麦与北欧国家一样,走的是大政府、高税负、高福利、严监管的模式,似乎并不具竞争优势。但施密特强调:事实不是这样,经过多年的调整,丹麦在上述三个维度上都保持了很强的竞争力。而中国形式上似北欧,但却面临诸多的挑战。马来西亚和卢旺达则在各自的区域经济合作上不断增强自己的竞争力,Mohamed部长说,随着2015年东盟统一经济区的建立,马来西亚的竞争力将进一步提升。卡加梅总统相信东非五国联盟将使卢旺达经济全面受益。
第三、在竞争力愿景方面,中国的雄心最大。问及对全球竞争力的预期,贾蓓表示要持续保持领先优势;施密特希望丹麦能从现在的12位进入前十;卡加梅承诺要前进至50多位;黄孟复主席说中国将在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全球竞争力进入前十,至少前行19个位次。面对如此雄心,我们何以支撑?
夏季达沃斯把这些实实在在的“竞争力”带到了中国,带到了中国企业家面前。
责任编辑:高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