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 > 国内国际 > 国际动态 > 正文

美国大选迎来经济政策对决

来源: 人民网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美国大选迎来经济政策对决

——访斯坦福大学经济学家

随着11月6日美国总统大选的临近,民主、共和两党候选人围绕经济政策的激辩也日趋白热化。美国斯坦福大学多位经济学家近日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在当前美国经济“两高一低”(高失业率、高债务和低增长)格局凸显的背景下,制定什么样的经济政策并带领美国走出经济低迷,既是选民最关心的议题,也是决定大选成败的关键。

寻求连任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和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罗姆尼之间的政策辩论首先反映在两党对经济治理的理念分歧上。斯坦福大学经济政策研究所副所长罗斯顿说,民主党更倾向于主张政府积极介入经济领域,加强市场监管,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通过税收杠杆、社保和健保福利开支以及教育投入等措施,把财政资源转向弱势群体,促进社会公平。而共和党则主张政府应少些介入经济,强调市场调节作用,应尊重自由市场“无形之手”发展私营经济,同时主张大幅削减失业补助金、社保和健保等福利开支,从而减少政府赤字。共和党认为,民主党对弱势群体的定义建立在绝对标准之上,这种评估系统是不全面的。只要经济水涨船高后,财富就会从上到下逐渐渗透到社会各阶层,弥补福利减少造成的社会不公。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从去年10月开始的2012财年前11个月,美国联邦政府财政赤字已达1.16万亿美元,连续第四个财年超过万亿美元。罗斯顿说,在2008年前的大约40年中,税收和消费对国民收入的贡献率分别保持在18%和20%左右,二者相差只有2个百分点;但到2009年后,前者减少到了15%,后者增加到了25%,差距扩大到10%。这就使得美国政府债台高筑,赤字猛增。

尽管小布什政府时期推出的减税政策将于今年底到期,政府开支削减计划也将于明年启动,但对于未来财税政策应作何调整,两党候选人目前仍是各持己见。罗斯顿说,奥巴马希望能将个人年收入在25万美元以下的中产阶级享受的减税政策延期一年,同时终止富豪阶层所享受的减税政策,由此既能重塑中产阶级的经济安全感,又能增加政府财政收入。而罗姆尼以在经济复苏乏力时期不宜加税为由,倾向于将减税政策全盘延续,通过降低税率来促进经济复苏。斯坦福大学国际发展中心主任霍普认为,下一届美国政府如要采取减税措施,就要同时想办法解决由此带来的税收减少问题。这一要靠增长,二要靠减少避税机会。其中,减少避税机会是个好办法,但在目前美国的政治环境下,操作起来却很困难。

在一系列经济议题中,持续徘徊于8%以上的高失业率无疑是美国民众最关心的问题。民主党声称,过去29个月内奥巴马政府已创造了450万个就业机会。而罗姆尼则放言,未来4年要为美国创造1200万个就业机会。对此,罗斯顿表示,总体上说,美国经济仍在保持增长,而只要经济增长就会创造出一些新的就业机会。但是要想创造出如此大量的就业机会则有很大难度,两党的就业政策背后都缺乏更科学的分析和对策。

斯坦福大学的经济学家还就当前有关美国经济的一些热点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对于奥巴马政府近年来大力宣扬的制造业回归问题,斯坦福大学教授麦金农说,所谓美国制造业“空心化”,主要是指低端制造业的“空心化”,而诸如信息产业、制药业等高端产业实际上从未离开过美国,从而也就不存在回归的问题。罗斯顿则认为,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劳动力密集型的低端制造业已经很难再回到美国。美国要想重振实体经济,只能倚靠高端产业。

对于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广受关注的美国金融改革问题,麦金农说,在大型金融机构对国会的强力游说下,华尔街改革目前已近乎停滞,很多改革措施都难以推行。比如,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曾希望加强对共同基金的监管并做了大量工作,但在共同基金的游说下,相关提案已在国会搁浅。

对于美国遭遇半个多世纪以来最严重旱灾的问题,麦金农表示,旱灾并未造成美国农民收入的减少,因为粮价也在上涨。即便有些农民遭受了损失,也可以通过粮食和气候保险获得赔偿。霍普说,对于美国而言,废除清洁能源法案是解决粮价上涨的重要途径,因为该法案强制要求汽油中必须掺入乙醇,而在目前粮价上涨的背景下,已经没有必要再这样做。另外,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出口国,美国农产品供应出现的任何风吹草动都牵动着全球农业大宗商品价格。国际市场粮食价格若持续走高,不仅将加大粮食进口国的经济成本,而且还会传导到其他领域,增加发展中国家输入性通胀的压力。

对于美国中短期经济走势,几位经济学家一致认为,今年以来,美国制造业、服务业基本保持着扩张态势,房地产市场状况也有所改善,尽管就业市场仍趋疲软,但预计下半年美国经济将继续保持缓慢至温和的增长,明年经济则将以更快的速度增长。



责任编辑:李静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