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观点 > 观察与声音 > 正文

北京中小学出现撤并潮

来源: 中国经营报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背景

10月18日,近百名大兴区郁花园小区业主来到大兴区政府门前集会,追问他们的孩子为何不能上附近的公立小学。 郝成/摄影

近年来,北京市的中小学一直处在缩减、撤并的状态。在北京市最初的撤并举措中,规模小、布局不合理、办学相对有困难的中小学是重点撤并对象。2003年开始出现一轮大的撤并潮,据2003年官方数据,当年秋季开学时,既有100余所中小学关门谢生。而2004年初市教委又提出再撤100所中小学的目标,2005年时更规划出到2008年撤并400所中小学的目标。

但这一轮撤并主要针对远郊区出现的人口减少、生源减少而展开。2008年后,义务教育的均衡问题被提上日程,主要探讨如何将优质教育资源惠及更多家庭,目前较为认可的办法即通过知名小学托管其他学校。如人大附小对银燕小学的托管。

撤并潮的原因在各地都几乎一致:生源减少。但另一个制衡问题也随即显现:对于地广人稀的偏远地区,撤掉学校,往往意味着孩子无法就近上学,而是要走上很远才有学校。也因此,像新疆等地出现反复,即撤了某个学校后,因地理原因,孩子无法实现就近上学,于是再次恢复被撤并的学校。

撤并之举也为政府部门在教育方面的投资带来了全新变化:由于学校数量减少,投入各个学校的资金开始大幅度增加。因此,也是在撤并的过程中,许多留下来的学校开始大规模改进硬件条件。

城市中,撤并逐渐演化为一场类似市场竞争的淘汰赛,知名度大的学校往往成为胜出者。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城市化进程,人口仍在增长,生源依旧旺盛。于是占有较多划片的知名学校进一步增强择校费收入。这成为社会诟病的主要问题。

据21世纪教育研究院先前发布的调研报告,北京中小学因“择校费”每年产生的收入在15亿元左右,以最低70%的比例返还,初中阶段的学校可掌控的收入在10亿元以上。

而“择校费”也在近年开始演变。首先名称从最初的择校费变为赞助费,之后又变为共建费。

相关链接:名校扩张:盛名之下的隐忧

 

责任编辑:杨佳林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