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创造需求,工业化创造供给。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原则,推行镇园一体、产城融合,是临沂镇域经济布局的突出特色。按照省级园区标准,12个重点镇建成24个新型工业园、20个文化商旅园和49个现代农业示范园。每个工业园突出1-2个特色产业,主导产业之外的项目不引不上,本镇新建工业项目原则上都进园区,产业集中度和关联度明显提高。2011年以来,12个市级重点镇实施产业项目179个,总投资97亿元,超过过去5年的总和。
豪德诸暨工业园位于罗庄区傅庄街道,借助临沂“中国市场名城”优势,利用商城国际化带来的机遇,采取“1个商城行业协会 + 1个重点镇,建设1个地产品加工园”模式建设,总投资45亿元,生产水暖管材、五金、汽配和小型机械,项目全部达产后年可实现产值170亿元。被誉为“中国罐头第一镇”的平邑县地方镇,拥有罐头加工及相关企业120家,产量占全国30%;冠衔“中国磨具第一镇”的莒南县大店镇,现有磨料磨具企业260家,产量占全国的40%;号称“中国制砖机第一镇”的沂南县大庄镇,现有机械制造企业120多家,年产免烧砖机3万台(套);享有“中国杞柳之乡”称誉的临沭县青云镇……越来越多城镇走上“特色园区兴工、新型工业强镇”之路,加入行业领跑队伍,一批区域经济“小老虎”迅速成长。
实行“飞地经济”政策,引导项目跨县区、跨乡镇到优势区域和专业园区安置,是临沂优化经济布局和资源配置的一着活棋。沂水县18个乡镇引进和新上项目,全部到县里统一建设的经济开发区和7个项目区安置,包括偏远乡镇在内,所有乡镇公共财政预算收入都超过千万元。位于许家湖镇的庐山化工园区聚集了来自全县的36家石化企业,产业紧密关联,附加值节节攀升,带动该镇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过亿元,同比增长48%。全市已有210多个项目跨乡镇到园区落户,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化了产业布局。
临沂自然风光秀美,文化底蕴深厚,又是全国著名革命老区。该市整合“红、绿、古、商、泉”资源,实施商贸、文化、旅游一体化开发,着力打造一批特色旅游城镇。河东区汤头镇打响“中国温泉之城”、“中国地热城”品牌、建成省级旅游度假区,苍山县兰陵镇开发“兰陵古县”游,沂水县许家湖镇创造了“沂水旅游现象”,蒙阴县垛庄镇、沂南县马牧池乡、莒南县大店镇开创了党性教育“沂蒙模式”,兰山区白沙埠镇开发“书圣”、“孝圣”文化游,实现了历史人文、自然生态、幸福家园的和谐统一。
随着一批“工业重镇”、“ 商贸强镇”和“旅游名镇”兴起,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支力量”全面向小城镇“会师”,临沂步入了城镇转型、经济转轨的新时期。
责任编辑:辛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