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经济 > 焦点热点 > 正文

听听“长辈式”的年味问候又如何

来源: 燕赵都市报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白靖利

“工作怎么样?对象找到没?工资拿多少?房子买在哪儿?……”许多人回家过年都要面临一番关心和“拷问”。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今年有网友组织了一次大反攻,变被动拷问为主动反问,引爆微博热点。

“拷问年年有,今年何其多”。事实上,长辈的关怀从未离开。恐怕许多人都有过年夜饭时拿成绩单换压岁钱的经历吧,只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长辈们关心的内容从考试成绩逐渐转向工作情况和生活情况罢了。

有网友吐槽“年味变淡,功利味儿渐浓”,这种情况并非今时今日才有。诸位小时候恨之入骨的“别人家的孩子”正是家长们攀比的结果。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亲戚朋友如此,街坊邻居亦是如此。确实有一些大妈级的人,喜欢以打探别人家孩子的隐私获得心理上的愉悦,甚至将孩子成就的比较当做茶余饭后的谈资。

或许那时候还小,诸多“80后”、“90后”最多只是在心里生点闷气。年纪变大后“反抗”意识逐渐强烈,在社交媒体的推波助澜下,这种郁闷不断强化。历经多年中西文化融合洗礼后,年轻人的自我意识也在增强。许多长辈关心的工作、婚姻状况,都被认为是隐私,不愿被多问。

许多在大城市工作的年轻人过得并不如意,而家中少问世事的长辈都以为他们风光无限,谁也不会与“房奴”、“屌丝”等身份联系起来。即便是古代,出门在外的人也容易被亲朋好友当做“有出息的”。鲁迅就有同感,在《故乡》中,“迅哥儿”回到了阔别二十多年的故乡后,“豆腐西施”大声嚷道:“啊呀呀,你放了道台了,还说不阔?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的大轿,还说不阔?”

当然,长辈们都是善意的关心,并希望以自身的经历给予年轻人一定的指导和建议。然而,在世事变迁以及代际沟通频频出现问题的前提下,这种关心注定不会取得理想的效果。许多在外打拼一年的年轻人,回家只是渴望一份宁静,感受一下家庭的温暖,却因为长辈们“轰炸式”的关心,盼望回家变成了恐惧回家。

长辈们的关心已成为一种多年的习惯,让他们一下子改变恐怕不大现实。不谈论工作和生活,关心如何体现?没有了这两样最重要的话题,长辈们又能与小自己一两辈的“80后”“90后”们谈些什么呢?如此看来,需要做出改变的应该是年轻人自己。

面对长辈们热切的关心,我们应当给予体谅和理解。不理不睬不合适,这又将陷入“无话可谈”的状态,甚至让长辈们以为孩子不愿搭理自己。不回家躲避“拷问”也不可取,孤零零一个人在异乡过年,不但自己感觉凄凉,也失去了维系亲情的一个重要机会。

被众多网友推崇的“反拷问”行动,恐怕也只是过过嘴瘾而已。一则,问不恰当的问题不礼貌;二则,面对长辈,我想没几个人敢问“夫妻关系是否和谐”、“更年期过得还顺利吗”等问题吧。毕竟,中国还有尊卑有序的传统,一不小心就成“大不敬”了。

要想过好年而又不被过分的关心困扰,有两个办法可行。太极的精髓就是“四两拨千斤”,如果能轻巧地将问题回避过去,甚至用一种旁人察觉不到的方式将问题抛给长辈,或许能躲过一“劫”。但依我看,我们应放平心态,学会适应这种中国特色的年味问候,并同长辈进行换位思考:他们并非希望你取得多大的成绩,只是以这种方式表达自己的关心。老老实实地汇报情况,告诉他们自己的想法和打算,才能让他们理解和放心。退一步说,为了回家过年,千山万水都跋涉回来了,几句唠叨怕什么呢?



责任编辑:乔慧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