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观点 > 观察与声音 > 正文

体育用品一年关店3800多家 “闭眼挣钱”时代结束

来源: 腾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毫无悬念的,以李宁为代表的本土体育品牌收获了最近10年中最“惨烈”的一次业绩。

3月26日,行业“老大”李宁的业绩揭盅:2012年店面数净减少1821家,亏损近19.8亿元,集团收入下降2成至67亿元。这是五大在港上市本土体育品牌的最后一份成绩单。2012年除了特步收入微涨外,安踏、361度、匹克分别下滑了14%、11%、37%;与之相应的,净利润则下滑1成到6成不等;关闭门店数则合计超3800家。

“闭着眼睛都挣钱的时代结束了,深耕时代来临了。”2013年2月25日16点,在香港举行业绩说明会前夕,安踏董事局主席兼CEO丁世忠写下了这样一段话。丁世忠向腾讯财经强调着安踏的改造门店、门店升级计划,但他也不得不承认,安踏店本身正在减少。关店潮阴霾笼罩着安踏在内的多数本土体育用品品牌。

一年关店3800多家

今年元旦后,位于烟台南大街市长大厦的李宁专卖店闭门谢客。这家专卖店已经在此经营了十几年,现在它的位置被一珠宝店取而代之。不仅仅是李宁品牌,2012年,超过3800家店长(店主)结束了各自的体育用品的生意。

持续不断的关店潮就像一场传染病,弥漫在曾经野蛮成长的体育用品业上空。关店潮从去年开始频频上演,李宁、安踏、匹克等纷纷大批量关店之后,此前惟一没有公开表示关店的特步也宣布了最新的关店计划。特步首席财务官何睿博表示,特步在去年关闭80-100家店铺,2013年拟再关闭100-200家。

昨日(3月26日),李宁集团创始人李宁在香港出席业绩说明会。他试图说服投资者公司最困难的环境已过去,但也承认未来2-3年仍为行业调整期,短期经营仍富挑战。特步86家、安踏590家、匹克1323家、李宁1821家。CEO们在年报中尽量用婉转的用词来阐述关店的事实,多家公司还以派发高息来转移视线,但这并不能遮掩关店潮和高库存带来的冲击。

2012年,匹克净利跌至五年来最低;安踏净利13.6亿元,是上市五年来首度下滑。大部分体育用品品牌都在经历不同程度的经营低谷,2012年惨淡的业绩对很多人来说并不意外。在公布上半年业绩时,情况就已经再清楚不过了:库存压力未解决加上订货量的缩减,销售收入势必延续下滑。李宁去年底也曾发布公告称,预计公司将录得2012财年大幅亏损。这是2001年来李宁业绩首现亏损。

在谈及2012年削减门店时,李宁的话颇具几分悲怆的味道——为阻止销售渠道的继续恶化,集团董事会及管理层作出果断而必要的决定。尽管相关决定在短期内将对我们的损益带来负面影响,我们相信这对实现李宁公司的盈利能力以及可持续增长至关重要。

对本土体育品牌来说,2013年的春天还远远没有到来。酿成这场业绩“溃堤”,是过去多年高速扩张时未曾被重视的重重“蚁穴”。

“闭眼挣钱”时代结束

“又是一年业绩公告,大家都进步的时候,进步慢了就是退步;大家都退步的时候,迷失方向是真退步。闭着眼睛都挣钱的时代结束了,深耕时代来临了,笑到最后拼的是实力、拼的是团队、拼的是观念、拼的是管理,谁就能笑到最后。”

2013年2月25日16点,在香港举行业绩说明会前夕,安踏董事局主席兼CEO丁世忠写下了这样一段话。这位43岁的晋江商人,17岁时就带着向父亲借的1万元和600双鞋到北京推销;并最终在2007年,将家族企业安踏推向上市。

丁世忠的安踏在2012年走过的路也不平坦。从2012年开始,公司决定将安踏时尚店与安踏店合二为一,整合后店铺数目合共减少590间至8075间。业务影响较为严重主要是主品牌以及时尚体育用品系列。

在财报中,安踏将这阐述为整合门店。在香港业绩说明会上,丁世忠也向腾讯财经解释,这是改造门店、将门店升级,但他同时不得不承认,安踏店本身正在减少,仍未走出在关店潮;预计其专业体育用品系列店铺和运动生活用品系列店铺,由2012年的8075家,减至2013的7500至7600家。

一年前,也是在业绩发布会举办之时,丁世忠写下的是“2011年成绩还是不错,相信大部分的股东是满意嘀!感谢公司同仁的努力!”那一年,安踏营业收入增长20%,门店数增加229家。虽然增长略低于业内预计,但丁世忠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和丁世忠一样,不太愿意谈及关店的还有匹克董事长许景南。3月11日,许景南在香港表示,门店大幅关闭年趋势将延续,2013年匹克会调整门店数从6483个网点,缩减到6000个左右。2012年,匹克已经大幅关闭1323家销售网点。2009年风头正劲时,匹克曾踌躇满志地宣布万店计划。

野蛮生长的代价

2006年-2008年,中国体育品牌发展迎来黄金时期。特别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李宁腾空点起的火炬后,各家发展也达到顶峰。遍及全国的疯狂开店计划中,最高时期有品牌在拥有8000家左右店面,需求和市场被无限放大。

3年后,跑马圈地的扩张式增长一去不复返。

特步董事局主席丁水波(微博)坦言,过去十年中国体育用品行业急速增长,数以百计的新品牌在中国市场冒起,导致价格竞争激烈,市场供应过剩。在充满挑战的环境下,整个行业面临销售增长放缓所带来的各样问题,包括零售渠道存货过剩、零售折扣偏高及大量店铺关闭。中国体育用品行业面对更严峻的市场整合。他强调,体育用品公司必须具备对未来品牌定位、产品规划及市场策略高瞻远瞩的眼光;未能迅速回应市场转变的公司因而被迫退出市场。

高速扩展背后,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缘由——上市。

除了李宁上市将近9年外,其余品牌多在2007-2009年间在香港上市。港股最终发行市盈率参考企业门店数,门店数量越多市盈率也就越高。企业不惜血本扩张开店,在经济形势变化下,加剧了今天的窘境。上市以后,他们就更难以逃脱资本市场魔咒——报表上得保证业绩增长,粗放式的开店能让他们轻松的获得不错的财务指标。只是经营者没有想到的是,雷同的产品和有限的国内市场让厄运来的如此之快——2008年至2009年高速扩张,2011年-2012年天量库存压力来袭。

阿迪耐克来袭

粗放扩张致使本土体育品牌已经十分孱弱,国际品牌的凶猛竞争下,企业处境雪上加霜。

3月8日,在接受采访时,阿迪达斯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高嘉礼表示,2013年的业务重点之一就是扩大低线城市的开店,计划开店800家,其中有2/3在低线城市,中国未来的消费者需求增长绝大部分会产生在低线城市。阿迪达斯的目标是到2015年深入中国1400个低线城市,而目前仅开了350家,还不到一半。2012年,阿迪达斯大中华区销售增长15%。

与阿迪达斯有类似计划的还有耐克。2013年耐克计划今年新开40-50家工厂店,商品价格将是正品的3-4折。其开店规模不仅远超以往,新店也将从一线延伸至二三线市场。

渠道下沉、以价换量,阿迪达斯和耐克意在抢占原本属于本土品牌的市场。在二三线城市,如果阿迪达斯、耐克打折后与李宁、特步价格处于同一水平线,消费者会不“变心”吗?

或许正是希望能让追求时髦的年轻人不“变心”,李宁近期下血本从耐克挖来新代言人、篮球明星韦德。

今年2月,李宁在美国推出韦德代言的最新品牌。据外电报道,这位NBA超级球星的代言费是10年约1亿美元,价格着实不菲。且不提去年亏损近20亿元,李宁整个集团收入是67亿元,这意味着其中1/10都是韦德的。李宁管理层将这一决定的意义定义为“巩固对主要体育项目(篮球)赞助的领导地位,”目的是“着重增强其体育营销能力,并使之成为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部分。”

让外界不能理解这桩代言还有一点,即李宁在美国没有门店,美国网站电子商务分部也已经被关闭,巨额投入能否换来中国销售显著增长存疑。

复苏之路会有多漫长?

还没有迹象表明,最好的时刻已经过去。相反,高管们在下年恐怕更糟糕的业绩“吹风”。

李宁集团执行副主席金珍君:“我们预期在短期内,优化店铺数量、批发销售的减少,仍将对公司收入构成影响。然而随着近期实施提高渠道效益及快速补货的措施,公司的现金流将可渐趋稳健。”

华泰金融控股分析师王玮在分析匹克业绩时也指出,至少2013年挑战继续。尽管经过两年的调整,行业内库存得到一定程度缓解,但压力仍存在,即使匹克库存已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行业内其他公司清理库存的步伐也势必影响公司未来的销售。王玮预计,全年公司销售将继续下降,毛利率将继续下滑。

现在,多家企业不约而同的把童装作为下一步业绩“避风港”。

2012年,361度童装门店新增433家到1590家,营业额同比增长几乎翻倍至3.7亿,占集团营业额7.5%。特步也不吝分析其对开拓童装业务的兴趣,预计2013年在二三线城市将新增100家至200家童装店。阿迪达斯也把童装定义为一个机会点,目前已在国内经营童装店500家,未来会继续投资该品类。(文/李伟(微博) 马倬彦)




责任编辑:乔慧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