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渤海财经网讯:建设美丽乡村,不仅仅要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还要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邱县立足实际,创新工作举措,打好建设美丽乡村“四张牌”,引领农村环境干净整洁、村美人善的新风尚。
巧打“特色牌”。该县充分发挥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优势,以农村环境整治、致富信息、婚育新风等为主题,创作了500余幅漫画作品,制作墙体漫画6000余块,覆盖墙面2.5万平方米,在全县61个村建成了“漫画一条街”,传播环境美化、特色产业、人文历史等知识理念,弘扬了文明新风。一幅幅寓教于乐的漫画为美丽乡村建设增添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拓宽“资源牌”。为解决垃圾出口难问题,该县利用村内废弃坑塘,在每村建设一个垃圾填埋坑,就地处理无害垃圾。垃圾坑填满后覆土1米,可以复耕利用,不仅解决了垃圾去处问题,而且能新增绿地。经过测算:1分地大小的一个坑,可够一个500来口人的村处理一年的垃圾,成本也就3000来块钱。同时,该县在农村建设了1500多个垃圾池,将县城周边2公里以内的村纳入县城统一管理,设置垃圾转运站,实现了城乡垃圾清扫、收集、分拣“一体化”,清运、填埋、利用“一条龙”的工作模式。
规范“交通牌”。为改善群众出行条件,该县在全省率先开展了以“整补路面、修整路肩、开挖边沟、两侧绿化”为重点的农村公路确权整修工作,按照“一路两沟四行树”模式,对路面、路沟、路肩、路边沟进行规范化整修,打造农村良好的交通环境,有效解决了群众出行环境差问题。
普及“服务牌”。为方便服务群众,该县先后新建了32个村级活动场所,将村卫生室、幸福院、警务室、农村超市等功能整合于一体,使老百姓进一个门就能办所有事儿。同时,推行村“两委”干部“坐班、值班”、党员帮办服务等工作机制,用好村级活动场所,真正让群众找得到人、办得了事。
依托环境整治“四张牌”,该县218个村全部完成了“四清”工作,“四化”工作稳步推进,清理残垣断壁2700余处,清理垃圾20多万方,植树75万株,硬化道路48公里,安装路灯1236盏,农村脏乱差现象得到有效治理,农村面貌明显改观。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