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涛安:2007年5月,我举报后,6月,检察机关开始调查我。
记得有次被调查,我要求看两名检察官的证件。开始他们不同意,在我的坚持下,男检察官就给我看了证件,女检察官不愿拿出。我说:“你不给你就出去,让他调查。”然后她就掏出证件摔在我脸上,我把这些都写入了调查笔录。
之后,我被一名同事举报。询问后才得知,他也是按领导指示做的。
此时的我,感到体制内解决疫苗问题没希望,便开始走向舆论监督。
法治周末:你的工作和生活已经受到影响,为何要坚持举报?
陈涛安:主要是父母对我的教育。我从小就受他们影响。
在后来的疫苗问题上,我对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是谁、公司的本底、账本、合作协议等逐一进行了调查,将证据锁定得很坚实。
法治周末:你因为岗位调动而走上举报之路。有人说你想炒作自己,也有人质疑你“动机不纯”。对此,你如何回应?
陈涛安:2005年我被“支开”后,对省疾控中心里边的事情全然不知。但是用老百姓的生命安全来谋取个人利益的事,超出了我的容忍度,所以我调查、举报。
在“山西疫苗事件”发生前,卫生部有卫生信息的讨论我都去参加。但我现在当不成专家了,只能以写材料寄信的形式参与建议。我在这个行业内没有好名声,体制内有人说我不可理喻,我成了被排斥对象。
如果我真有问题,有关部门早把我“双规”了。我举报的疫苗案会导致一些疫苗贩子和官员的利益受损。不明真相的人可能会多想,但我身边的人都明白我的为人。我做的事情全部是公开的。
有人送来“金元宝”
法治周末:家人对你的举报行为支持吗?
陈涛安:比较支持。但家人觉得我整天操心别人家的事情,甚至还要承受一些威胁与恐吓,自己却过不成其乐融融的家庭生活。
法治周末:在举报过程中,是否有人向你“求情”?
陈涛安:最近几天,有人来求我,希望在接受“疫苗后遗症”采访时别点出相关官员的名字,还特意送来个大“金元宝”,放下就走,我追也追不上。我不知怎样处理合适,最后送给了跟我学计算机的一对贫困孩子。
我觉得我做这个事,起码令一些人不敢为所欲为。但他们偷偷摸摸搞黑幕交易,我没办法。如果条例法规能建立健全,对黑幕交易会有很好的遏制。
同时,我还担心,怕搞得严重了,会使老百姓对疫苗接种的信心下降。所以还是希望政府能出台好办法。
这次我把发现的问题寄到卫生部去,就是希望我的意见能够被关注。通过我的意见和卫生部的意见相结合,拿出最好的办法。我担心如果出发点不对,个别地方变成不是为老百姓服务,而走到“利益圈”里,那就很麻烦了。
法治周末:概括来讲,你上个月向卫生部提出的建议书有哪几些关键内容?
陈涛安:第一,一类免费疫苗要产生竞争;第二,二类商品疫苗冷链要建立公共服务系统,严厉打击疫苗贩子存储疫苗;第三,在冷链系统的各个接口上,要制度化、指标化;第四,严厉禁止国家卫生公共服务机构出租托管;第五,严格规定疫苗批发企业的准入资格;第六,加强二类疫苗营利性与非营利性的管理;第七,制定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与事故救助办法。
疫苗管理仍有问题
法治周末:据你观察,类似华卫时代的公司现在情况如何?
陈涛安:这种公司现在不会明目张胆了。以前官商勾结倒卖疫苗,随着去年山东打击黑市贩子后,黑市贩子也有了变化。他可能持有很多生产厂家或批发企业业务员的证件,买回疫苗自己买卖。
他们通常由这样几类人组成:卫生行业官员的亲属、疾控机构离职员工、退休老员工以及多年在卫生系统买卖药品搞商业贿赂的商贩。
法治周末:在你看来,相关的监督机制现状如何?
陈涛安:业务员成千上万,监督不过来,非常隐蔽。而应对公安部门或药监部门检查,他们又有业务员证件。药品监督部门没有权力搜查家庭,公安部门去查又不懂专业。
法治周末:疫苗不在专门的疫苗冷库库里储存,而是存放在业务员家里?
陈涛安:这也是我希望条例修改的一块。现有条例规定,疫苗经营企业可以存储运输疫苗。最后,到了批发经营末端,很多疫苗都放在业务员家里了,这样他们走乡串镇买卖疫苗很方便。条件、环境、甚至责任心,都是“打着问号”的,但这一情况却很普遍。
法治周末:就你了解,基层的疫苗工作还存在哪些问题?
陈涛安:接种疫苗医生的资质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这关系到对于一个孩子接种时身体状况的判定。农村医生的资质参差不齐。
法治周末:在对《条例》的修改建议书中,你写道:“深入社会密切联系群众,是卫生防病工作的传家宝。”如何理解?
陈涛安:《条例》出台后,确实起到很大作用,在推进疫苗管理的法治化上迈出一步。但出现的问题是,在制定和研究过程中没有“接地气”。
研究社会性话题,首先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条例制定是专家讨论的方式,但他们的生活不代表广大老百姓、特别是底层老百姓的生活。
而且,纵观全国,有“疫苗后遗症”孩子的家庭,不经过5年到6年时间一般是拿不到补偿的。很多患儿家庭还在维权,根本没被列入“疫苗后遗症”群体。
法治周末:据你接触到的“疫苗后遗症”儿童的情况,相应补偿情况如何?
陈涛安:现在,在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下,很多省份逐步建立了异常反应补偿办法,但也还有很多省份没有建。这种局面,由于没有标准,会滋生腐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