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恒天然是一朵奇葩。
一方面,中国奶粉乃至食品行业的一些大事件,诸如三聚氰胺事件、近期发生的“肉毒杆菌事件”都与恒天然有直接关系。另一方面,恒天然却在以往的丑闻中都侥幸过关。
在恒天然急剧扩展中国业务的同时,国内一些奶粉企业却应声倒地,比如,石家庄的三鹿。早在2005年,恒天然与中国的三鹿集团签署合资协议,注资8.6亿元人民币收购三鹿43%股份。 2008年,三鹿奶粉的“三聚氰胺事件”事发,恒天然在华受到重创。
关于恒天然,掐着指头算来,记者和其打交道的时间已经3年多了。
记忆最清楚的是在 2010年 8月份,为了探究更多的采访内容,按照恒天然中文网站提供的具体地址,记者不请自来地来到恒天然集团驻北京的办公室,当时他们办公室在中粮广场后面裙楼或者是B楼吧,找了半天,记得好像是14层的1422室。如果不看牌子,根本看不出是大名鼎鼎的国际奶粉原料供货商,更像一个商贸公司驻京办的办公室。
推门进去,看到办公室的工位应该不超过七个,在一间狭小的接待室里,一位郝姓公关经理接待了记者。
这位经理在记录完我所提出的问题后说中国和新西兰有时差,同时也需要翻译,所以我需要等待一段时间后才能得到答案,而在随后的几天里记者并没有得到来自恒天然方面的答复。
之后,一直关注恒天然的动态。 2013年8月初,恒天然又进入人们的视野,不过此次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负面事件。
8月4日正值周末,当天恒天然公告称约有40万吨乳清蛋白原料可能受肉毒杆菌污染,自此,恒天然生产的部分含肉毒杆菌的乳清蛋白流入中国被媒体曝光。
可以说,恒天然在公众的形象从此一泻千里。另外,恒天然在主动披露涉事企业过程中,却拒绝透露其中一家涉事客户的名称。这种选择性地隐瞒其客户的供应链管理直接受到人们的质疑,要知道,供应链可追溯和透明化管理是大势所趋,恒天然还在供应链管理方面躲躲藏藏,自然很难得到人们的信任,而早晚出事也是难免的。
事实上,行业的自律或是保密协议不能抗拒公共利益,换句话说,如果当公共利益受到损害时,完全可以刺破行业间的保密协议以换取更大的利益价值,那就是公共利益。
随着事件进一步发酵,8月6日晚,恒天然最终确认这家涉事,但是不愿意被提及名称的企业是雅培,由此,雅培两批次婴幼儿配方奶粉也存在被肉毒杆菌污染的风险。
无疑,是恒天然自身的“毒素”使企业的品牌形象和经济遭受了巨大的损失。据报道,恒天然“肉毒杆菌事件”曝光后,第二天恒天然股东基金便重挫超9%,这一新西兰乳业巨头在华遭到空前质疑。
回顾“肉毒杆菌事件”痛定思痛,恒天然必须主动从自身寻找原因,去排除体内的“毒素”,从供应链、运输等各个方面加强自身的管理,主动披露相关环节的具体情况,主动接受来自社会和监管部门的监督,不能遮遮掩掩,这是恒天然挽回其形象的必由之路。否则,恒天然虽然占据中国市场的不少份额,但是迟早会被市场抛弃。(记者 张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