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 > 网播京津冀 > 正文

河北易县 “一村一品”铺就扶贫路

来源: 经济日报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河北易县大龙华乡马兰台村地处低山丘陵区,是国家级贫困村,7条自然沟间散住着201户,其中贫困户有175户,人均收入1610元以下的有153户。由于常年干旱少雨,粮食作物产量低,而荒山地适宜核桃、柿树生长,村民把增收的目光转到种植果树。

村支书赵小东说,全村仅有耕地510亩,人均不到0.7亩,但林业用地有550亩,还有5000多亩山场待开发。“在对口单位产业扶贫的支持下,我们今年新种薄皮核桃108亩,板栗113亩。”

借着山区综合开发项目,43岁的村民桑树旺牵头成立起核桃合作社。记者看到,社员守文崭种植的核桃已有手指粗,明年就可挂果,4年后进入盛果期。“一斤核桃收购价15元,明年人均收入能增1000元。”赵小东说,村里组织荒山承包户大力发展林果业,目标是“槐树戴帽,柿树缠腰,核桃挂角”。

与马兰台村隔着一条公路的是东三里铺村,有待开发林地3000亩。“我们村水源条件要好于马兰台村,我们还引水上山,修建了从上游水库到种植项目区的灌溉水渠。百姓脱贫致富的劲头更足了,探索林下种苜蓿草发展绒山羊养殖,3亩苜蓿就可以放养100只羊。”村支书吴文全说,目标是今年底人均一亩果树、三只绒山羊,实现全部脱贫,人均收入2300元以上。

养羊大户于胜勇说,绒山羊投入低,每头只需500元,而羊绒收购单价基本稳定,每斤是180元至200元。老于去年4.5万元买了100只绒山羊羔,今年羊绒已经卖了1万多元。

“通过发展一村一品产业项目,环境变好了,产业基础也增强了。”易县县委书记杨义宝说,要利用独特的山区资源优势,按照集中连片的发展思路,实施特色产业扶贫,不断延伸种植养殖产业链条,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责任编辑:辛欣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