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 > 网播京津冀 > 正文

中国农大师生曲周治碱40年记事

来源: 环渤海财经网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中国农大师生曲周治碱40年记事——写在泥土里的答卷

编者按:今年11月23日是中国农大曲周治碱实验站建站40年纪念日。40年前,带着周恩来总理“一定要把盐碱地治理成米粮川”的嘱托,中国农大人开始了他们在曲周40年的“赶考”历程。历经几代中国农大人40年努力,昔日的“穷碱窝”变成了吨粮田,中国农大人用写在泥土里的答案,圆满完成了周总理的嘱托,向曲周人民和这个时代交出了一份出色的答卷。

本报即日起推出《中国农大师生在曲周治碱40年记事》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40年前,北京农大(中国农大前身)讲师石元春、辛德惠、陶益寿、雷浣群、林培和助教黄仁安,带着周恩来总理的嘱托来邯郸农村“赶考”。

1973年秋,第一代农大人在曲周县张庄村建立“治碱实验站”,拉开了一场史无前例、震惊中外的以综合治理盐碱为考卷的考试。

1973—2013,一个赶考的40年,一个圆梦的40年。

睡草房、吃咸菜、喝苦水,一代代农大人扎根农村,与曲周人民一道科学治碱,艰苦创业,把答卷写在泥土里,写在了人民的心中。

“解民生之多艰”。农大人怀着“责任、奉献、科学、为民”的科学精神,创造了黄淮海平原盐渍化低产地区丰田高产的神话,改变了以曲周为中心的黄淮海平原数百万农民群众的命运,为世界各国治碱防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改不好这块地,我们就不走了”

“你们到底能住多久?”曲周县张庄村82岁的赵文回忆,时任张庄村支部书记的赵俄是个直性子,一见面就“逼问”石元春。

“改不好这块地,我们就不走了。”石元春回答得干脆。

像这样的“豪言壮语”,张庄村的群众以前也经常听到。群众一半是怀疑,一半是观望。

天不亮,石元春、辛德惠他们就下地了。可是,太阳三杆子高了,稀稀拉拉才来了十几个社员。农大老师急了,诘问赵俄:“你这支书是怎么当的?”

曲周县北部的张庄村,是黄淮海平原改土治碱最早的试验区。农大老师来之前,县里盐碱地治理一直也没停过,造过台田,挖过盆田,治碱的人换了一拨又一拨,可效果并不理想。

平原变成了丘陵。盐碱地低洼不平,盐土沙丘林立。看到这一切,农民的心都快死了。

是呀,这能埋怨群众没觉悟吗?只怪咱们当时的科技太落后了。

农民的日子苦呀!据统计,新中国成立近30年,曲周县粮食单产增加0.5公斤,吃国家返销粮7000多万公斤,花国家救济款3000万元。

这大片大片的盐碱滩上,寄托着世世代代农民绿色的梦,也寄托着他们——新中国第一代知识分子的理想。

在漏雨、漏雪、漏土的“三漏”土坯房里,他们支起了实验台;

在白茫茫、水汪汪的盐碱窝里,他们与群众一起挖沟、筑坝。

昔日的盐碱滩已成为人们苦涩的记忆。如今,已变成了河渠纵横、路田成方、林茂粮丰的“吨粮田”、“米粮川”。

中国农大与曲周的县校合作,创造了农业史上的一个神话。

曲周县县委书记林元达谈起这段历史不无感慨:“解民生之多艰,中国农大人说到了,做到了。”

百姓的奖杯最珍贵

11月3日,82岁高龄的两院院士石元春,为中国农大师生诠释了他对“农大精神”的理解:

“责任,作为农大人必须要对国家对人民有一种责任感,胸怀农民,兼济苍生;为了实现这个责任,就必须要无私无畏地奉献;奉献不是靠蛮干,要靠科学技术;有了责任、奉献、科学,最终的目的是什么呢?为民,一切为了农民。” 郝晋珉是辛德惠带出的第一位博士生,曾担任过曲周实验站站长。他说,“在曲周实验站团队中,具体有多少代是不好划分的。我属于哪一代,我也搞不清楚。我只知道他们中间有我的老师和老师的老师,有我学生和学生的学生。”郝晋珉认为,农大老一辈先生们给了自己终生的影响。

1988年,郝晋珉毕业时,正是出国热。“那时候,辛先生就教导说,年轻人就应该到农业生产一线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情。”就这样,他留了下来,并向学校请求到第一线去,下黄淮海,到曲周。在曲周耕耘了20年,郝晋珉先后获得农业部、教育部等部委的各项奖励。在他获得的众多奖项里,郝晋珉似乎更看重的是当地政府授予的“小奖”——“农业开发奖”、“有突出贡献的外地科技人员”。说起来,郝晋珉很自豪,因为这是老百姓实实在在的认可、感谢与尊重。 40年,时空穿梭,跨越世纪。一代代农大人前赴后继,用心血和汗水诠释着百年老校“解民生之多艰”校训内涵。 40年,县校合作,不离不弃。历经“改土治碱、综合开发、全面合作”三个阶段,帮助曲周改造28万亩盐碱地。

“草帽院士”生不离曲周,死不离曲周

在中国农大曲周实验站院内的一片绿树丛中,静静地立着一块墓碑。这是为曲周改土治碱事业奉献一生的辛德惠院士的墓。辛先生在曲周工作了27年。其中有一年越过了300天。

黑色的碑,方形的坟丘,载着48万曲周人民爱戴尊敬的心。 10月31日,在曲周实验站副站长吕润海、讲师沈广诚的陪同下,我们趁着夜色前去拜谒辛先生,深深地鞠了三躬。 辛德惠院士是上世纪50年代留苏的“洋博士”,受过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从1973年第一次趟着秋涝积水来到曲周,到1999年因病去世,辛德惠院士深深爱着这片土地,按照先生的遗愿,曲周人民把他的部分骨灰葬在曲周。

治碱之初,需要挖沟、开渠、平地、筑坝。群众下水,辛德惠也下水,群众光膀子,他也光膀子。惟一的区别是他夏天戴一顶草帽,人们敬称“草帽院士”。

农大曲周实验站老师沈广诚回忆,生活上县里虽有照顾,但还是以高粱米为主食,易便秘,辛先生蹲厕所那个难受劲就别提了。由张庄到刘庄、再到四疃村,这座三易其址的实验站,是中国农大师生完成综合治碱答卷的地方。1988年,石元春、辛德惠等赴京接受国务院嘉奖。

这一年的6月14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专程到曲周视察综合治理工作,看到沧桑巨变,十分欣慰。 40年来,从中国农大曲周实验站走出中科院学部委员李连捷,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元春,中国工程院院士辛德惠3位院士,走出了石元春和毛达如2位校长,还有现任校党委副书记的翟志席。

第一代农大人未竟的事业,新一代农大人薪火相传,与人民群众缔结了刻骨铭心的亲情。 40年来,中国农大曲周实验站先后承担国家重点课题、国家支撑计划及国际合作研究30多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15项,“黄淮海平原中低产地区综合治理开发”荣获1993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堪与”两弹一星“相媲美。这些光耀神州的功勋,是对农大师生的褒奖!是对曲周人民的褒奖!




责任编辑:乔慧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