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品味 > 娱体 > 娱乐 > 正文

海内外媒体聚焦张艺谋超生 称其贴爱国标签荒诞

来源: 法制晚报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12月4日,张艺谋工作室通过微博发声,对公众提出的为何超生而不移民的疑问,回答说他是一个中国人,愿意让自己的孩子也是中国人。7日,新华社发表评论称张艺谋道歉无诚意,港澳台及海外媒体均对张艺谋超生事件进行了跟踪报道,普遍认为张艺谋的超生原本是单纯“违反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而已,但其4日的“统一回应”则类似“肥皂剧”般荒唐,至今已成丑闻。

张艺谋与陈婷搂腰出游旧照

法制晚报12月10日报道 12月4日,张艺谋工作室通过微博发声,对公众提出的为何超生而不移民的疑问,回答说他是一个中国人,愿意让自己的孩子也是中国人。

这一回应出炉后,引起网友和媒体的广泛热议。7日,新华社发表评论称张艺谋道歉无诚意,痛批这位国宝导演的道歉诚意不足,“一副理直气壮,甚至倒打一耙的傲慢嘴脸,更可见其所爱国家的公民在其心中的分量也不值一提。”

新华社的这篇评论再次引发争议,港澳台及海外媒体均对张艺谋超生事件进行了跟踪报道,普遍认为张艺谋的超生原本是单纯“违反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而已,但其4日的“统一回应”则类似“肥皂剧”般荒唐,至今已成丑闻。

危机公关出昏招

一世英名“毁于一旦”

澳大利亚《时代报》称,张艺谋在认错认罚之余,又通过其工作室发表声明,以自问自答的方式给自己贴上了“爱国”的标签,“原本张艺谋的遭遇得到了很多人的同情,如果他让孩子生在美国,就能规避计生,很多富人名人都这么干——这是中国社会的现实疮疤。但更多的中国网友对张艺谋意在转移视线的危机公关嗤之以鼻,张艺谋令人难以理解的逻辑使得‘超生门’变成了一幕肥皂剧。”

台湾《中国时报》声称,张艺谋曾在1999年为送女儿出国念书办了绿卡,不到1年就退卡,其实为的是中国市场,“大陆《国籍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不承认其公民具有双重国籍,他若取得美国国籍,就得放弃中国国籍,这意味着他放弃了在大陆的巨大的市场,执导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也不会是他,他自然无法为了绿卡放弃国籍。”

该报还写道,1987年张艺谋首次导演电影《红高粱》声名大噪,“从此之后,他在中国显赫了26年,他的电影被视为艺术,人更被视为中国国宝,但‘超生风波’烧了8个月,他的一世英名也毁于一旦。”

《澳门日报》则援引新华社评论称,“法律在他心中的分量轻于鸿毛”,更称大陆网友完全不领情,“这到底是在道歉,还是以道歉之名兴师问罪、开脱罪责?”

作品迎合西方受众

被批“自我他者化”

香港《亚洲周刊》也借机刊载文章《张艺谋与自我他者化》,批判张艺谋的“价值取向”。文章指出,当前,一些亚洲艺术家为了成名或者在国际上得到广泛注意,转而面向西方受众进行创作,刻意迎合西方评论界的审美标准。这种“自我他者化”的倾向在张艺谋的电影中越来越明显。

文章提到其早期电影《秋菊打官司》,称片中的巩俐不施脂粉,身材臃肿,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农村妇女,影片表现了农村社会既局促又互相倚赖的人际关系,又暗示有时法律不外乎人情,法治不如人治,与今年奥斯卡外语片得主《一次别离》里调解家庭纠纷的法官的立场有异曲同工之妙,“只可惜成名后的张艺谋急于拍大片逢迎西方的评论界和电影观众,直至《金陵十三钗》终于到了无法自拔的地步。”

替张艺谋说话

遭海外网友谴责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副研究员易富贤9日在英国BBC中文网上发表评论称,张艺谋是迫于压力而“自首”。更声称,“一些民众出于‘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心态,转而谴责张艺谋超生,成为卫计委的义务‘催款员’。”

易富贤称有很多“非独家庭”给他发邮件表达不满,更罗列大量数据表示“中国缺的是孩子,需要鼓励更多的家庭像张艺谋这样生三个孩子,而不是严惩张艺谋。”

不过,此番言论遭到了不少海外网友的谴责,国外网友留言表示,“文章所写的数据并无出处,这和从地摊上买来的‘密谈’、‘内幕’没啥区别,属于捕风捉影。如果一篇文章的论据建立在捕风捉影上,不会有什么人愿意相信。”




责任编辑:乔慧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