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月7日电 (李晓喻)中国政府近来陆续发布的多项严控政府开支政策引发舆论热议。在民众看来,前景虽美好,落实更重要。
从2013年12月至今,短短一个多月内,官方接连推出多个重量级文件,明显收紧了对公务开支的约束。因公临时出国经费、培训费和差旅费等费用均被要求严格纳入预算管理,支出规模也受到压缩。
其中,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对公务活动可能涉及的吃、住、行等方面的详细规定。
根据新规定,如果因公临时出国,不能吃高档菜肴,不能住高档套房;如果在国内出差,司局级干部只能住酒店标准间、坐飞机经济舱,市内交通费每人每天不能超过80元(人民币,下同);如果参加培训,每人每天的培训费总计不能超过450元。
这些旨在推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措施获得了人们的称赞。
网友“快乐幸福人”发布微博说,从这些细致的规定中,本届政府狠刹铺张浪费之风、打击贪污腐败的决心可见一斑。“相信社会风气会越来越好。”
在叫好之余,也有不少人认为,执行和监管才是“硬道理”,也是新规定不致沦为“一纸空文”,真正获得拥护的关键。
“各种严禁内容不少,但怎么监督、落实以及对违规者的惩罚不多。”在地方税务局工作了二十多年、经常出差的李德明对中新社记者说。
事实上,新规定并未对监管措施避而不谈。财政部明确表示,将对规定的执行情况组织监督检查,通报违规行为,对责任人员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情节严重的甚至会移送司法机关。
不过,在李德明看来,这一“重拳”力度还嫌不足,应该搭配其他“组合拳”。“如果能让普通公民参与监督,也许效果会更好。”
这一观点与农工民主党党员施力勤的看法不谋而合。他在微博中建议说,希望全民都能“拍照监督”。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岳树民也指出,应当加强民众监督,强化对违规行为的问责力度,让公职人员不敢违规花一分钱。
尽管一系列新规定能否落到实处,在人们看来仍有待观察,但在新年伊始之际,这些密集的措施无疑带来了一股扑面而来的新风。
“能出台这些规定,已经是一个很明显的进步。”山西一位退休干部告诉中新社记者。他提醒说,堵住制度漏洞不可能立竿见影,需要逐步推进,“不能太着急太理想化”。
值得注意的是,自2013年以来,中国政府一直没有停止过推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步伐。
2013年,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的一般性支出已统一按5%的比例压减,其中包括会议费、差旅费、公务接待费、因公出国的经费等。
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谈及2014年财政政策的重点时曾明确表示,要继续过“紧日子”,严格控制“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完)
责任编辑:牟尼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