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 > 网播京津冀 > 正文

中国大运河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来源: 燕赵都市报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中国大运河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本报记者 张清华

6月22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46项世界遗产。河北段大运河“两点一段”即衡水景县华家口夯土险工、沧州东光县连镇谢家坝、沧州至德州段运河河道位列其中。

我省第四处世界遗产

中国大运河始建于公元前486年,包括京杭运河、隋唐运河和浙东运河三部分,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河南和安徽8个省(直辖市),是世界上开凿时间较早、规模最大、线路最长、延续时间最久且目前仍在使用的人工运河。

据了解,此次大运河申报的系列遗产分别选取了各个河段的典型河道段落和重要遗产点,共包括中国大运河河道遗产27段,以及运河水工遗存、运河附属遗存、运河相关遗产共计58处遗产,河道总长度1011公里。

河北大运河的历史可追溯至东汉末年,从公元204年起曹操为了军事需要,开凿、疏通了境内一些运河,迄今已经有1800多年的历史。

河北段大运河北起廊坊香河县与北京交会处——— 杨洼闸,南至邢台市临西县尖塚,沟通海河和黄河两大水系,流经我省廊坊、沧州、衡水、邢台、邯郸等5个市,总长近600公里。河北段大运河遗址线路清晰,体系完整,拥有较为完整的人工河道和堤防体系,代表了我国北方大运河遗产的特色,是我国大运河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文化遗产。

经过近几年的调查,共发现文物遗存325处,其中确定大运河文物遗存点有56处。其中与运河有直接关系的文化遗存120处,占36.9%,与运河有间接关系的文化遗存34处,占10.4%,分布在运河两岸的其他文化遗存171处,占52.6%。

经过大运河保护和申遗专家委员会评审推荐,国家文物局确定了大运河首批申遗点段,河北衡水景县华家口夯土险工、沧州东光县连镇谢家坝两个遗产点入围,保存完好的沧州至德州段运河河道也成功入围。“这一结果也在预料之中,非常高兴。”河北省文物保护处大运河保护和申遗负责人孙晶昌表示,中国大运河申遗可以追溯至2006年,历经约8年的时间,最终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至此,中国大运河的申遗成功,也意味着我省有了第四处世界遗产。前三处世界遗产包括1987年入选的“长城”——— 河北段山海关、金山岭长城,1994年入选的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2000年入选的明、清皇家陵寝的子项目,即清东陵和清西陵。

要让世界遗产“活”起来

华家口夯土险工位于南运河左岸景县安陵镇华家口村东南,建于清宣统三年(1911),为大运河华家口左岸夯土护堤,长255米,此处为运河转弯处,水深流急,同治九年(1870)河决华家口,村庄被毁,光绪二十年(1894)河决华家口。晚晴时期载入县志的记载有两次大决口。清宣统三年时任景县知县的王为仁主持修建夯土险工,自此华家口村运河大堤再无决口记录。

2009年华家口夯土险工被列入中国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为加强夯土险工保护和确保申遗成功,2012年8月20日景县对华家口夯土险工进行修缮保护,2012年10月21日修缮保护工程基本完成,堤面为8米,宽度100米左右,堤面到河道约12至13米高。

南运河河北段多弯道,致使险工险段众多,连镇谢家坝为险段之一。该坝位于位于大运河东岸的沧州东光县,历史上洪水在此处曾多次决口,清朝末年,当时连镇乡绅谢家捐资从南方购进大量糯米,组织人力用糯米熬粥加灰土与泥土混合筑堤。

谢家坝为南运河河北段仅存的两处夯土坝之一,坝体为灰土加糯米浆逐层夯筑,夯土以下为毛石垫层,基础为原土打入柏林桩筑成。坝体长235米,厚3.6米,高5米,总面积1175平方米。

据了解,华家口夯土坝和谢家坝修建堤坝时都掺有糯米浆,采用这种工艺使得堤坝非常坚固,这两处申遗点也是中国大运河仅有的两处采用糯米泥铸建的大坝。

孙晶昌表示,河北段大运河被列入遗产名录的“两点一段”申遗点与大运河的关系最为直接,属于大运河的相关水利设施,代表了南运河的特点。

孙晶昌说,此次河北段大运河入选的“两点一段”填补了我省东南部线性文化遗产的空白,对沿线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将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大运河代表了古代先进文化的生产力,此次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其真实性和完整性。”“申遗只是一种手段,最重要的是要让遗产活起来,为当地百姓带来实惠。”孙晶昌说,今后还要加强河北段大运河的保护,加强环境的治理。

遗产保护需要建立长效机制

“这几天一直在关注这件事情,得知入选结果,自己心情也是非常激动。”河北省大运河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办公室主任、沧州市文物局局长王玉芳说,河北段运河起到了“三弯顶一闸”的作用,就是河弯非常多,利用弯道减缓上游水力,便于行船,同时减少河流对坡堤的冲击。“河北段大运河与南方大运河相比,尽管已不再发挥其水运交通作用,但是其原真性、完整性保存得十分完好,基本保留了河道的原貌。”

去年9月18日,在联合国教科文评审专家进行考察时,由王玉芳做全程讲解。一位印度籍专家在连镇谢家坝考察时,让王玉芳特别感动的是,村民都自发前来讲述大运河的意义。“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遗产条约,申遗必须得到政府和百姓认可,就是要求百姓要有自觉性,对大运河申遗有一定的认识。”

河北段大运河“两点一段”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对于沧州来说有着重大的意义,但同时意味着保护任务更加艰巨。“大运河的保护不仅仅是文物部门的事情,也涉及到水利、环保等各个部门,应该由政府部门主导,建立一种长效保护机制。”

(本版图片均为新华社发)

相关新闻

丝绸之路项目申遗成功

据新华社电 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22日批准通过“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世界遗产名录申请报告。至此,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联合提交的这一文化遗产项目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据悉,此次丝绸之路申遗内容包括从中国古代都城长安(今西安)到广大中亚国家地区的大量文物、遗迹、景点等,数量之巨,涵盖之广,世所罕见。“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是跨国系列文化遗产,属文化线路类型,线路跨度近5000公里,沿线包括中心城镇遗迹、商贸城市、交通遗迹、宗教遗迹和关联遗迹等5类代表性遗迹共33处,申报遗产区总面积42680公顷,遗产区和缓冲区总面积234464公顷。中国境内有22处考古遗址、古建筑等遗迹,其中包括河南省4处、陕西省7处、甘肃省5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6处,遗产区总面积28421公顷,遗产区和缓冲区总面积204011公顷。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境内各有8处和3处遗迹。

很多人印象中的丝绸之路仅仅是一条或几条线,然而实际上它是一张铺陈在亚欧大陆上的庞大的立体之网,以跨高山、涉荒漠、越大河的雄浑之姿,网住了古代的印度文明、华夏文明、波斯文明、阿拉伯文明和希腊-罗马文明等,形成著称于世的古代东西商贸之路、文化交融之路和文明互鉴之路。



责任编辑:辛欣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