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高频应用及用户停留时长几乎最长(大部分人全天在线)的手机入口,微信平台对于微信平台上的营销行为十分谨慎。微信平台最近出台了新的政策,严格限制朋友圈集赞活动。不过不久前微信平台也推出了微信小店功能。开通了微信支付功能的认证服务号,可以在公众平台自助申请“微信小店”功能,从而实现批量添加商品、快速开店。“微信小店”的上线,被认为微信公众平台上开启了“零门槛”的电商接入模式。
“其实现在微信上面做销售,微信并不反对的,因为他们推出微信支付,推出微信小店,这些都是针对销售环节的。”南航微信产品经理郑炜旸的理解是,“但是微信不鼓励商家主动骚扰用户。”这意味着微信希望将信息流通的主动权交给用户,以用户索取为主,而不是企业推送。
作为提供基础设施的平台方,微信在制定平台规则上具有天然的话语权。在微信平台上生存的大大小小的开发者,需要遵循微信平台的游戏规则,同时还要满足他们的客户的各种刚性的或者匪夷所思的需求。
迄今为止,微信平台上已有开发者来来去去。和平台方达成必要的默契,是他们生存与发展的前提。
开发者们的利益或其客户的利益有时候会与平台利益相冲突,所谓平台利益并非是指微信团队或者腾讯公司,用户体验、整个微信生态圈的均衡发展、活力与效率都属于平台利益的考量范围。
一个典型的矛盾是,部分开发者们低估了微信对于这个平台的控制力,他们以为可以像在微博上那样玩——春风吹又生的僵尸粉和各种骚扰式信息已经降低了微博活跃度。“微信不是一个营销平台”,这是微信平台方发出的明确信号。是否理解及尊重这一信号,将决定开发者在这个平台上的命运。作为一个OA系统,通信是其基本需求,即使之后发展O2O闭环,也是促进线上线下的销售,营销工作可以有,但“营销”不同于销售与交易,最近,对于朋友圈集赞送优惠之类活动的打击已经说明了微信平台的态度。
作为建立在手机通讯录基础上的系统,微信平台需要强化它们的控制力;作为在强关系平台及高频应用上发展的开发者,需要研究并尊重这种控制需求。从微信与开发者的关系来看,微信平台是裁判员,开发者们是运动员。裁判员制定游戏规则,提供游戏场地条件;运动员遵守规则,并维持游戏活力。
从开发者与客户的角度出发,开发者比微信平台更为了解他们的客户,甚至有时候更为了解某类微信用户,这让他们适时充当了代理人的角色。除了提供产品和服务,开发者们有时候还需要承担一部分代理人的工作:根据他们对微信平台的理解和判断,向客户需求说“yes”或者说“no”。
短期来看,他们的行为将会对微信平台的进化与退化发生作用。长期来看,他们的行为也将会因为对微信生态圈的促进或伤害而决定自身的存亡。
在微信生态圈中,从细分领域来看,开发者们有很多选择;从角色定位和发展路径上,他们的选择则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典型的层面。
一类开发者,主要依靠大公司的业务来维持生存和发展,这类开发通常定制色彩较为浓厚,在客户来源和业务量稳定的情况下还可以活得不错。
另一类开发者锁定了大大小小的商户。微信平台兴起之后,不少淘宝卖家、线下批发零售商,都希望在微信上赚钱。这其中不乏一些互联网程度不高的小白商户,可能连“扫一扫”这样的简单功能也还要别人来教,即使这样,他们也怀着浓厚的热情,穿梭于各个微信培训会议和活动之中,并且为之付费。如果以这些中小商户为客户主体,早期要挣钱不是那么容易,因为客户自己还在微信上寻找挣钱方案,或者说开发者需要和这些商户一起寻找可持续的生意模式,对于一个年轻的平台而言,显然这还需要时间,但是长尾效应为这类开发者提供了市场期待,如果体量足够,资本自然闻风而来。
第三类开发者拥有多重身份。由于他们所处的行业及其在行业中的地位,使得他们成为其他开发者眼中的客户;但是由于自身技术团队储备足够、对市场机遇观察敏锐,他们会选择在内部自建团队在微信上做开发工作。这类开发者或者说企业代表,如果自身行业也有一定的专业门槛,则更有可能选择后一种道路。这类代表则具有企业和开发者的双重身份,不同的是,业内标杆会因此得到微信团队的更多重视,并为之开启绿色通道。
还有一股不容忽视的势力则是以“订阅公众号”形式出现的诸多自媒体。它们或者接入广点通的微信广告自助平台,在自己的公众账号里卖广告来赚钱;或者借助“微店”这样的手机开店App,做熟人间的电商生意。
以上开发者已经初步形成不同阶层。在微信平台底层的开发者,有在短短时间内探索了数种模式,只为维持生存的;也有转战之后从平台上消失的。活得更好一点的,是拥有优质大客户或者已经拥有数量可观的中小商户的开发者;而具有企业和开发者双重身份的企业内部微信开发团队,则整体上进可攻退可守。
无论哪一类开发者都需要面对一个共同的课题:持续研究微信对于自身定位的确认与调整,平台游戏规则的演变,从而为自己寻找合宜的生存空间和机会。微信平台的每一次政策变化都可能影响到开发者们的利益、发展方向甚至存亡。
处于被研究地位的微信平台,则也还在不断自我探索的过程之中。这其中有对开发者底线的试探、平台生态圈的维护、对真伪需求的判断,以及对真需求的反馈和对伪需求的打击等工作。考虑到开发者的体量,这无疑是一项繁复浩大的工程。(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