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补贴企业原本是一种正常的宏观调控经济手段,然而,近年来,政府对企业的补贴逐渐失去了原本的意义。
日前,公开数据显示,2014年上半年共有2235家上市公司在半年报中披露收到政府补贴,合计收到政府补贴高达322.63亿元,收到补贴的上市公司数量占公布半年报公司数量的88.1%,部分公司所获政府补贴甚至远远高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在产业结构转型时期,政府对高新技术以及符合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产业进行补贴是合理的,然而有数据统计显示,上半年大部分政府补贴资金流向了产能过剩的行业,受补贴的企业遍布制造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其中有中央国有企业,也有民营企业。
有业内人士分析称,这样的补贴时常是地方政府为了短期利益GDP的增长。一些补贴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新技术,很多是弥补了一些企业的亏损。比如补贴前100名中,有的钢铁、水泥、房地产企业,并没有什么值得补贴的创新技术。
对此,中央财经大学财政学院教授温来成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像钢铁水泥的行业,本身就产能过剩了,给其补贴也只是起到暂时性的延缓作用,然而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地方的经济增长对一些企业进行补贴,从国家整体上来说,并不利于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是一种盲目的措施,这与整个国家的利益是不相吻合的。他表示,产能过剩的问题最终还是需要通过市场来解决。
这样不合理的政府补贴乱象背后是“财政补贴存在着总量和结构上的问题”。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研究室助理研究员丁树一向《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总量的问题就体现在政府的职能有一些越位的地方,应该市场做的事情,政府干预过多,妨碍了市场机制全面发挥作用。从结构来看,也存在一定问题,该补的地方没有补到位,不该补的地方又补的过多,甚至有时还会存在不同部门对同一项目同时进行补贴的问题,最终导致政府补贴缺乏效率,财政资金浪费。
事实上,早在7月份,在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的经济形势座谈会上,企业家们就喊出了“不要补贴,要公平”的声音。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表示,他们不需要国家的产业政策扶持,只要有公平竞争的环境,企业自己就可以做好。东方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行亦表示不需要政府补贴,就希望公平。
不合理的补贴乱象不利于市场的公平竞争,扰乱了市场正常的运行秩序。要想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激发企业活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还需要合理运用财政补贴政策,解决好政府乱象问题。
对此,温来成和丁树一一致建议,加大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力度。
温来成表示,这个评价既要从项目本身来评价,也要从国家宏观政策上来评价。如果说支出评价不符合宏观经济利益,那就要逐步停止。财政要支持国家新兴战略性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补贴要向这些方面倾斜,而不是向产能过剩的这些领域倾斜。
丁树一也指出,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价是需要加大力度的,财政支出不能只看投入而不看产出,投入了要看最终要达到的效果。要建立一系列的指标,在财政补贴之后,经历一段时间,看所产生的效果能否达标。还有一些定性的评价,无法用指标衡量,可以让公民、企业、专家学者共同来评价。
她还认为,要想改善政府补贴乱象问题,还要厘清政府职能,在其活动范围内发挥作用,市场能够发挥资源配置职能的就交给市场,这样就能把政府补贴的总量问题解决了。从内部结构看,政府的补贴应该由财政部门来支出,其他部门不要有财政的权力,让其他部门起到一个管理的作用,要把政府的财政预算进行全口径的管理,并且要进行科学的预算,这样才能解决财政补贴的乱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