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品味 > 时尚生活 > 正文

4G价格战升温

来源: 石家庄日报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入网门槛更低 资费持续下降

“8元特惠卡免费来电显示+200M流量,市话话费每分钟0.1元”、“乐享4G,59元套餐包含国内流量500M、国内通话100分钟”……近日,记者走访我市移动、联通、电信等运营商网点发现,现在三大运营商都针对4G业务推出了资费更加优惠的套餐产品,新一轮4G价格大战一触即发。

■ 本报记者 王巍

竞争日趋白热化

最近,记者走访我市电信市场了解到,经过一年的运营发展,如今三大运营商都在猛烈下调4G资费。在我市中山东路上的一家中国移动营业厅,记者看到,一幅写有“‘和’资费,和你一起享4G”的大型广告牌被摆在大堂的醒目位置。“目前,我们资费最低的一款套餐为8元,其中包含每月200M流量,市话话费每分钟0.1元,不过选择这款套餐需要换号。如果不想换号,可以选择4G飞享套餐、4G上网套餐或4G商旅套餐。”营业厅的营业人员介绍说。

在跃进路上的一家中国电信营业厅, 4G业务同样是主打。“我们正在推出的主要有乐享4G套餐、4G合约计划和4G分享计划套餐,此外,我们还推出了飞Young纯流量云卡49元套餐,包含2G流量,不仅门槛更低,2分钱1M的单价更是刷新了流量价格底线。”营业人员表示。

在跃进路的一家中国联通营业厅,营业人员向记者介绍说:“12月31日前,4G沃套餐用户可1折订购原价100元的1.5G省内流量半年包,而且年底流量不清零,有效期为半年。”

据了解,11月25日在北京召开的2014移动互联网流量创新峰会上,中国联通还正式推出了流量创新经营产品“流量银行”。该产品是一个针对3G、4G用户的流量管理与交易平台,同时也是一个为企业用户提供精准、高效营销服务的推广平台。“流量银行”打破了传统的运营商界限,所有运营商的用户都可以参与其中。用户只要下载APP或登录网页版使用“流量银行”,就可以享受流量随时查询、存取和购买等服务,富余流量还可以转赠他人。此外,用户还可以在流量平台上参加企业推广活动,随时随地免费赚取流量,自己的流量自己掌控。未来,用户甚至还可以将第三方积分(如信用卡积分、超市会员积分等)与流量相互兑换,用流量来进行购物结算,真正实现流量的货币化功能。

据业内人士介绍,2013年12月4日,工信部正式发放4G牌照,中国电信产业也随之进入4G时代。曾经有这么一个段子:一个用户在家用4G上网看视频,然后睡着了,忘了关手机,当他醒来时,发现自己的房子已经属于运营商了……不过运营商很快就澄清了这只是一个“童话”,4G不论怎么刷,上有封顶,绝不会刷掉房子。尽管如此,这个段子却足以说明在4G推出之初,其资费之高令人咋舌。然而,经过一年的发展,在市场竞争及内部转型的压力驱动下,现在各大运营商的4G资费大战日趋白热化。首先,4G资费门槛大幅降低。比如,中国移动4G流量套餐每月最低为30元,其中包含500M流量,与3G时代动辄近百元的最低消费相比大幅降低;中国电信则推出了一款个性化定制套餐,最低19元,包括127分钟通话,或284条短彩信,或157M流量。同时,流量单价大幅下降。比如,中国电信的天翼乐享4G套餐从59元至599元,包含500MB至11GB的国内流量,与3G套餐相比,相同档位套餐流量最多增两倍。而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更是推出了包月价格只有8元的流量特惠套餐。

4G手机卖出白菜价

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我国4GTD手机出货量已达8714万部,销售超过5543万部,其中国产率超过60%。据专家预测,今年年底中国移动4G手机销量将突破1亿部,终端种类可达到700款,4G手机进入了一个高销量时期,与此同时,4G手机价格战的大幕也随之拉开。近日,记者走访我市部分手机卖场发现,如今,除了高高在上的苹果,其他国产和进口4G手机品牌几乎全都开始加入到价格大战的战团当中。

在跃进路的一家手机专卖店,记者看到,价格在1000元左右的4G智能手机比比皆是。刚刚在这里买了一部4G手机的王先生说:“我买的这款金立手机价格是999元,买手机免费升级4G手机卡,而且,每个月还返20多元话费,两年返下来,相当于便宜了500多元钱,感觉挺划算的。”

“4G智能手机价格下降,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我市一家手机卖场销售人员表示,目前他们门店销售的4G智能手机,1000-2000元就可以找到许多性价比极高的国产旗舰机,而高端一点的4G大屏智能手机价格大多也仅在3000元上下。“想要便宜一点的,500元左右也有功能完全够用的4G品牌机。如果只看价格,甚至已有4G手机价格探底至399元。”

其实,从今年年初4G手机价格大战就已开始初露端倪,当时,高通就宣布说要将低端4G芯片降低到20美元以内。7月中旬,联发科发布了4G芯片,而酷派凑巧在这个时候发布了一款使用高通芯片的手机,其售价只要499元,是当时最低价的4G手机。随后,联想又推出一款使用联发科芯片的手机售价只要488元。对于高通的挑战,联发科放风说低端4G芯片将只要10-15美元,可谓与高通针锋相对。另据微博上有人透露的消息,一款使用联发科4G芯片MTK6735的299元方案,硬件配置4英寸屏幕,512M RAM,4GB ROM,500万像素摄像头,也很快将会推出。

眼下在互联网斗得正热的小米和华为,也用价格战缠斗。8月6日小米宣布红米NOTE 4G版将以999元销售,8 月11日华为即宣布荣耀将以799元销售,8月12日晚小米创办人、董事长雷军即在微博宣布红米4G版将在 8 月16日上市销售,售价为699元。华为和小米这对欢喜冤家始终在不断的厮杀,拼配置、拼价格,将互联网搞得火热的同时,也为他们赢取了无数的目光。其他品牌当然也不甘寂寞,最近,联想就推出了一款配置较高的黄金斗士A8在京东开放抢购,这款售价在818元的4G智能手机采用5英寸的多点触控屏,内置八核芯处理器,还有2GB RAM+16GB ROM的内存组合,可流畅运行基于Android 4.4系统的VIBE UI 2.0用户界面。

虚拟运营商也来了

在三大运营商4G大战逐渐升级的同时,中国移动又悄然向虚拟运营商开启了TD-LTE 4G转售业务。日前,分享通信拨通了中国移动首个1705号段转售电话,并正式发布高速上网的4G版本“分享SIM卡”,预计该卡将在12月上市。随后,国美极通通信宣布已完成与中国移动4G系统的对接,并同样将预约发售时间放在12月;苏宁互联也表示正在与中国移动进行4G网络测试,而巴士在线、迪信通、蜗牛移动也表示最迟将于明年1月陆续开通4G业务。

分享通信执行总裁康志斌介绍说:“分享通信自8月即开始与中国移动进行系统对接,到目前为止已完成技术测试,并为确保用户体验进行了多省市的测试,在本次实际拨打中,通话语音质量清晰稳定”。这意味着分享通信已经实现了1705号段与各运营商之间的联络通话。

据了解,电信运营商为确保用户体验及系统成熟度,在完成系统对接、首个电话拨通后,还会保留一段时间的“友好用户测试阶段”,据推测本次分享通信也会采用同样的策略。本次分享通信在完成语音通话的同时,对于点对点短信业务、高速上网业务等多项4G业务都已测试成功。

业内人士表示,对于虚拟运营商来说,自然也寄希望于4G实现170转售业务的破局,而这就要求虚拟运营商加快流量经营的步伐,通过业务创新建立有效的商业模式。4G业务开放后,虚拟运营商就可利用4G在更多细分领域提供特色化的服务。

据了解,目前,各大虚拟运营商均已根据自身特点推出了许多资费优惠力度更大,政策更加灵活的电信套餐产品。据石家庄苏宁相关负责人介绍,苏宁正在推广的“至享上网版”套餐产品主要有49元、69元、89元等八个档位,套餐内所含的上网流量从300M到2G不等。“此外,我们还推出了分享产品,用户可以将套餐内用不完的流量转送给亲朋好友。”

业界人士指出,随着虚拟运营商加入4G抢食大战,各个虚拟运营商的步伐和差距将拉开,或引起虚拟运营商的首轮洗牌。

业内人士预测:

明年4G有望降至1M流量1分钱

从2014年年初开始,三家电信运营商就不约而同地对流量进行了大幅度的资费调整,主题都是降价,在一年内的多个时段还推出了流量赠送等优惠活动。可以说,对比3G时代,现在的流量资费下降了至少50%以上,但是,这似乎仍然远远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新浪科技上半年一项调查显示,62%的用户表示对4G最希望的就是降价,60.7%的用户最希望降价的是流量。对此,专家分析认为,移动互联网时代加速用户数据消费习惯的形成,资费调整势在必行。目前,通话、短信等传统电信业务资费几近触底,但流量资费、增值业务等仍有调整空间,这也将成为未来运营商争夺的主战场。

电信业已经步入存量竞争时代。与2G、3G时代以用户规模效应带动资费下降不同,4G推广之初,资费价格就开始步入下降通道,迎合用户数据消费新需求,以此激发用户转网热情。目前,联通和电信的TD-LTE/FDD LTE混合组网试验城市已经扩大至40个,FDD-LTE距离商用已为时不远。随着4G建网速度加快,三大运营商在4G市场的竞争将日趋白热化,资费战将愈演愈烈。

通信产业观察人士马继华分析认为,在未来的一年中,4G资费还会持续降低,流量费用单价将可能降低到1分钱1M的水平,也就是50元可以使用5G,这将大大促进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老百姓也将真正享到4G的好处。同时,随着流量银行、流量钱包等的推出,以及运营商和电商们推出的各种“打工”赚流量活动,加上互联网免费思维入侵电信运营领域,未来甚至将会有很多人享受到免费的流量使用。



责任编辑:小智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