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12月13日电(记者李荣)国内可穿戴设备年市场规模将超20亿元,但尚处起步阶段,商业模式和竞争格局还在探索和形成过程中,显示屏等相关产业环节已在形成产业联盟。
这是记者从近日在上海召开的“2014年中国(上海)可穿戴产业链合作论坛”上了解到的。
据上海市科委人士说,在随身携带的移动智能终端中,可穿戴设备有望成为继智能手机之后最为普及的终端之一,继而成为与智能手机平分秋色的移动互联网信息入口。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达到9亿元,较上年增长80%,2014年的市场规模将超过20亿元。目前国内可穿戴设备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技术发展、产品功能、商业模式、竞争格局仍在探索和形成过程中。
相关专家认为,从产品角度来看,微型化、时尚化、个性化、多屏互联是可穿戴设备的主要发展方向,丰富的内容信息以及高质量、精准化、个性化、及时性的服务,将是可穿戴设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技术角度来看,可穿戴设备对芯片的功耗、传感技术的融合发展、新型显示、创新性的人机交互方式、大数据处理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需要从业者在掌握新柔性显示、芯片、操作系统、关键器件等核心技术的同时,构建可穿戴设备产业生态系统,这是掌握产业主导权的关键。
可穿戴设备一旦形成可观的市场规模,将带动整条产业链的发展,不仅有助于传统硬件产业的转型,还给新型显示、传感器、材料技术等相关行业带来发展机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