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 > 特别报道 > 正文

UL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伟廉仕参加2015中国发展高层论坛

来源: 腾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2015年3月23日,中国北京)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承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于2015年3月21-23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是"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作为权威的外资检测认证机构,UL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伟廉仕(Keith Williams)先生应邀出席本届论坛。

 

以"与世界对话,谋共同发展"为宗旨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已经成功举办了15届,成为中国政府与国内外企业界、学术界就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进行高层交流和研讨的重要渠道之一。UL已连续参加多届中国发展高层论坛。本届论坛上,伟廉仕提出,提升能效将成为中国能源发展重要战略步骤。此外,伟廉仕和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就防范和打击假冒伪劣产品问题进行了交流, 并邀请马云参加全球保护知识产权执法年会。

打造优化能源组合的多维度解决方案

经济新常态下,中国需要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将能源生产和能源消费有效结合起来,以减轻因经济发展对能源与环境所产生的压力,促进"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向"集约型"的转变,最终实现能源、环境与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

"经济发展需要能源支撑,而如何生产能源、如何有效的利用能源,将区分国家和社会的竞争力以及公众的生活质量水平。"为此,伟廉仕先生认为,优化能源组合的解决方案必定是多方面的,包括:致力于开发、配置和管理均衡的、可持续的能源生产;选择更好的方式储存能源,使可再生能源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利用更好的工艺技术解决能效利用问题,以有效减少能源需求,控制污染问题;进一步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更多的可持续建筑,以促进较低的能源需求和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以上方面离不开系统科学的方法,并需要从根本性上确保安全。因此,政策引导与行业支持必不可少,从而推动在新技术开发与商业化过程中的科研投资,加速能源优化进程。"伟廉仕先生补充道。

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需提升能效利用率,促进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李克强总理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时所做的报告,可以清楚的看到,中国将成为现代全球经济的关键助推力,这也不可避免地意味着更多的人均能源消耗,因此未来的前进道路应旨在可持续化的生产能源,更有效的利用能源。

针对能效问题,伟廉仕先生提到了五个领域的发展契机:高性能建筑、工业能源效率、住宅能源效率、智能电网效率、可持续社区规划与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他也提及了美国的两个事例:一项是截止到2020年,美国经济有可能降低每年度约23%的非运输能源消耗,这将导致每年度减少11亿吨的温室气体排放--相当于减少整个美国的小型汽车和轻型卡车上路;另一个角度是建筑的节能性与可持续性设计,很好的范例便是芝加哥威利斯大厦,2009年,威利斯大厦进行了大改造,以改善其能效利用问题,改造后的大厦减少了80%的用电--每年减少了6800万千瓦的用电量,这仅仅是一栋建筑产生的"效果"。

同时,为确保节能减排、控制空气污染达到预期的效果,标准机构和检测认证机构应帮助公众厘清"绿色"、"节能"、"可持续"的标签,使放置在家中或公司里的产品应物尽其值,确保公众和社会受益于真正的节能产品和节能项目。

UL致力于加速中国能效提升的进程

提升能效,节省能耗,即是间接增加了可利用能源,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策略。同时,作为全球权威的从事安全科学事业的机构,UL见证了新技术如何转变能源,并使可持续性成为现实,这些创新继而也带来了新的风险和安全挑战。为此,伟廉仕先生从标准和安全方面建议:将能效提升作为国家能源战略的一部分;使用规范和标准来推动能效提升进程;促进不同国家之间规范和标准及符合性评估测试方法的互认,从而降低各国制造商的国际市场准入门槛和认证成本;打造开放竞争的市场;提升并引导消费者的意识与支持。

作为权威的外资检测认证机构,UL始终不遗余力的助力"中国制造"和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UL不断开发新的方法,帮助用户受益于可持续能源。在风能、光伏、锂电等各个能源领域,UL均是研究领域的开拓者,并不断更新行业标准,加快能源产生、分配、管理和使用方面的创新步伐。

未来,UL将持续为中国制造商提供符合质量安全和技术要求的权威检测认证服务,促使相关企业和制造商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另一方面继续推动与中国政府、厂商及相关专业机构全面深入的合作,共享已有的技术资源和信息平台,助力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