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观点 > 观察与声音 > 正文

隆平高科超级稻两优0293 从宠儿到万亩绝产“弃儿”

来源: 财经综合报道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袁隆平查看超级稻 资料图

4月9日,据《南方周末》报道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隆平高科)的超级稻“两优0293”在安徽出现大面积绝收,甚至被安徽省种子管理部门下了“逐客令”。

事件源于2014年10月,安徽蚌埠市五河县种植的八千多亩“两优0293”水稻出现了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除了蚌埠,根据安徽省种子管理总站的调查结果显示,安庆、合肥、滁州、马鞍山、淮南等六市种植的“两优0293”都发生大面积减产、绝收,受灾面积超过万亩。

对此,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彭光剑回应称:“去年有一系列关于这个事情的报道。确确实实是因为气候原因导致的结果。”

据《南方周末》的报道,“两优0293”外包装袋上明确标注“抗性:稻瘟病平均5.6级”,这在稻瘟病抗性分级标准中意味着,发病率不到25%。然后撕开包装袋,混杂在种子中的,还有一张白色纸片。在抗性5.6级之后,多了四个字:“最高9级”。这意味着,发病率超过50%,甚至达到100%。因为内外包装不一致,受灾农民认为隆平高科涉嫌虚假宣传、刻意隐瞒品种缺陷,招致了重大损失。

而彭光剑表示“肯定做好了提示的。”

此事自从去年10月就已见报端,当谈到事件的解决进展情况时,彭光剑说:“已经做了一些相应的赔付,现在主要一个农业保险赔付率比较低,是不是有些不满意这么回事。公司现在也在跟当地的主管部门进行协调。”

超级稻“两优0293”,由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选育,种子由“隆平高科”生产,该品种曾是第二期超级稻百亩片800公斤的攻关品种,2006年经国家审定为国审稻(编号:2006405)。

多省都曾出现过绝收

根据2006年8月28日农业部第706号公告对“两优0293”的审定意见:“该品种熟期适中,产量高,中感白叶枯病,高感稻瘟病,米质一般。适宜在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苏的长江流域稻区(武陵山区除外)以及河南南部稻区的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从新闻检索来看,除了安徽,湖北、江苏、江西早在2012年起就先后出现过“两优0293”水稻因稻瘟病而绝收的情况。

公开报道显示,2007年湖北种植的“两优0293”因不耐高温,结实率仅为30%;2008年安徽芜湖种植“两优0293”,发生大面积白枯叶病。

2012年9月11日,江苏徐州《彭城晚报》报道,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宿羊山镇坊上村众多村民田里的“两优0293”水稻,在短短半个月内突然大面积穗颈腐烂死亡,死亡面积达600多亩。据当时的村民反映,在2011年同季也曾出现过死亡事件,但只是区域死亡,并不严重,到了2012年这种水稻死亡现象却非常严重,几乎全军覆没了。

据邳州市种子公司工作人员介绍,当时这批“两优0293”“种子质量不会有问题”,之所以大面积死亡主要是出现“稻瘟病”。

同样是2012年9月20日,江西景德镇的《瓷都晚报》报道,景德镇乐平市礼林镇洄田村村民种植的160亩“两优0293”就曾发生过“空壳”甚至绝收的情况。根据当时的报道,当地农户从“袁隆平乐平总经销”购买了“两优0293”谷种,村里有十几户农户播种了这个品种,都出现了稻穗空壳无米的情况。而该村里用别的种子的田里,稻谷长得十分饱满。

据当时的“袁隆平乐平总经销”店主吴女士介绍,一些村民使用“两优0293”谷种出现稻穗空壳现象,有可能是稻瘟病引起的,因为“两优0293”谷种的抗瘟、抗病能力比较差,农户不注意正确的预防管理,水稻就会出现空壳问题。

当被问及隆平高科对以上情况是否知情时,彭光剑表示:“我没有了解那么多的情况,我们现在了解的问题主要还是在安徽,去年的气息原因导致的。”

“抗倒性更优”=“抗性更优”?

南方周末报道提及的安徽省对“两优0293”的“逐客令”,源于安徽省种子管理总站2014年12月30日出具的《安徽省种子管理总站关于常秀亮举报湖南省隆平种业有限公司有关情况的调查汇报》(以下简称《调查汇报》)。

该《调查汇报》称,2014年8月以来,该省天气持续阴雨、寡照、气温低于常年同期,导致“两优0293”水稻品种稻瘟病发生特别严重,造成大面积减产、部分田块绝收。汇报显示,2014年,“两优0293”在安徽省销售9.14335万公斤,总种植面积近18万亩,其中蚌埠市1.1340万公斤,种植面积2万多亩,蚌埠市减产或绝收约1万亩,同时,安徽省安庆市、滁州市、合肥市、淮南市、马鞍山市等地也反映类似大幅度减产问题。

《调查汇报》称:“‘两优0293’杂交水稻品种高感稻瘟病的弱点,在今年的极端气候下,给我省的种植农户造成了很大损失,建议该品种适宜种植区中不再包含我省。”

从《调查汇报》来看,造成安徽省“两优0293”水稻大面积绝收的原因在于该型水稻具有高感稻瘟病和极端天气。

据了解,稻瘟病是真菌寄生引起,青灰色霉即是病菌的分生孢子,病害的扩展靠分生孢子在空气中传播。病菌发育最适温度为25℃~28℃,适温高湿,有雨、雾、露存在条件下有利于发病,高湿有利分生孢子形成飞散和萌发,而高湿度持续达一昼夜以上,则有利于病害发生流行。

安徽省气候中心的报告显示,安徽省在2014年冬、春、秋三季气温均偏高,夏季气温偏低,在夏末秋初遭遇连阴雨,土壤持续过湿。

另一重要原因就是抗性较低,容易感染稻瘟病。

美国普渡大学食品工程博士、美国食品技术协会高级会员云无心撰文介绍,稻瘟病是水稻种植中的常见病,一旦发生而没有得到良好控制,就会造成减产甚至绝收。尤其是“两优0293”这种高感品种,一旦发生就会导致严重后果。

有从事农业报道的媒体人介绍,水稻的各项指标很难兼顾,一般看综合竞争力。抗性相当于人的自身免疫力,只是染病的概率问题,没有打包票不染病的。出事的这个品种抗性的确不高,但是也不算很差的,主要原因是一般的抗性遇到了恶劣的气候和疏于防范。每年在全国各地都有很多这样的例子,隆平的水稻品种总体算出事少的。此事件直接赔偿金额估计也就在500万到1000万。

“两优0293”的包装上表明“抗性:稻瘟病平均5.6级”,包装袋里头的白色纸片还标明“最高9级”。这也是农户们认为隆平高科涉嫌虚假宣传的原因。但隆平高科水稻部经理李步勋曾向媒体称该标签完全按照《种子标签管理办法》进行标识标记的,但特征特性这一块,《种子标签管理办法》没有一个明确的要求,必须要把这个全部写到上面去。

在“双优0293”的宣传单页还写着“抗性更优”,对此,隆平高科方面又解释称,这个“抗性更优”是“抗倒性更优”的意思。

从“宠儿”到“弃儿”

事实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规定,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农业、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分别设立由专业人员组成的农作物品种和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承担主要农作物品种和主要林木品种的审定工作。水稻就属于其中一种。其中,第十七条第一款 “应当审定的农作物品种未经审定通过的,不得发布广告,不得经营、推广”。

在前述江苏邳州市的“两优0293”绝收事件中,虽然邳州市种子公司分管业务的梁经理辩称一般旱地作物的包装袋上才会标注“黄淮地区”字样,但水稻包装袋上的适宜种植区域不会标注“徐州地区”或“黄淮地区”,只会标注“江苏的长江流域稻区(武陵山区除外)”。

但其后邳州市农委有关负责人表示,长江流域不包括徐州区域,因此该品种水稻在徐州推广使用不合法,邳州市种子公司要对此承担相应的责任。

2012年邳州市农委认为“两优0293”在黄淮地区的徐州推广使用不合法。而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位于淮河中下游,同样属于黄淮平原,却因为“两优0293”的审定意见认为“适宜种植”而不涉嫌跨区域推广。

“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有严格规定,如果一个型号在规定的地区以外推广,一经举报就会受到相应的处罚。

此前,安徽省一直是“两优0293”的合法销售、推广地区,并且还得到诸多省市的大力推广。其中安庆市就从2003年开始试验示范的“两优0293”,据《安庆日报》报道,2009年该省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安徽省联河米业有限公司对两优0293、新两优6号等超级稻的订单面积每年达到10万亩以上。

有水稻研究方面的专家表示,如果一个品种的抗性确实过低,那么是不适宜大规模推广种植的。

除了“两优0293”,隆平高科的其他超级稻品种很多也是抗性差。比如2006年湖南省审定委员会对“Y两优1号”的审定结论是,该品种在华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种植时,高感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适于种植在稻瘟病较轻的南方地方。“Y两优1号”和另一主要品种“Y两优1128”易感稻瘟病现象,亦可从“隆平种业”在线售后服务的反馈意见中略见一般。另外,尚有零星反映易得青枯病。

曾参与《调查汇报》鉴定的安徽农业大学植保学院实验中心主任丁克坚认为,抗性差是品种本身有问题,抗性原本应该是抵抗无常天气的一个预防措施,“否则一旦发生稻瘟病,前几年所谓的增产,立马被大面积减产填平”。

他指出抗性不被重视,与国审标准有关。“在安徽省内审定品种时,抗性具有一票否决权”,但是在国家审定中,抗性近几年才被重视,之前只重视产量。

无疑超级稻具有高产的优势,但其普遍的抗性差特点,将被越来越提起重视。

如果农业部最终采纳了安徽省种子管理总站《调查汇报》的建议,那就意味着“两优0293”的销售区域将被改变,甚至要退出安徽市场,而其他同样发生绝收事件的省份是否跟进,将最终决定“两优0293”们的命运。

受大盘和此事件对信心的影响,昨日,隆平高科股价重挫5.12%,收于22.98元。




责任编辑:乔慧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