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IPO注册制度渐行渐近,证监会把握一定节奏的IPO发行对A股市场的打压也日趋弱化。
继5月第一轮新股发行刚刚结束,5月19日到21日,第二批20只新股即刻申购启动。业内人士预计冻结资金大概在3万亿元左右。
不过,与以往最显著的不同是,这一次万亿打新资金的抽血效应并没有引发二级市场预期的下跌与调整,股指反而逆势连续四天强势攀升。截至5月22日,上证综指收于4637.60点,涨幅2.83%,创7年来新高!
不过,股指的飙升也引发机构投资者担忧。“从结构上看,4月份以来,散户已成为净买入主力,机构持仓继续高度集中。”博时基金投资经理黄远豪担心的是,这两方的高度一致性使得市场风格持续极端的同时市场进入高位震荡阶段。
IPO影响逐渐弱化
从资金面上看,A股持续净流入态势在一定程度上对冲了IPO抽血效应。
国务院近期批转了国家发改委 《关于201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再次明确包括注册制在内的多项改革措施要在年内落地。
国盛证券表示,证监会审批权下放后,市场重新获得定价权有利于实现股票市场的资源优化配置功能,将提升整个资本市场效率。此外,通过大力推动直接融资发展,激发全民创新创业活力,促进中国经济转型创新。
毋庸置疑,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是2015年证券行业乃至整个金融领域改革的重中之重。今年4月20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了《证券法》修订草案,明确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
在1月的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证监会主席肖钢指出,注册制是2015年资本市场改革的头等大事,是涉及市场参与主体的一项“牵牛鼻子”的系统工程,也是证监会推进监管转型的重要突破口。
进入5月以来,证监会也加快了新股发行节奏。在市场人士看来,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正在“小跑前进”。市场普遍预期,《证券法》将在2015年10月完成三审,届时注册制有望正式落地。不过,按照国际经验,我国可能先走一段核准制和注册制相结合的道路作为过渡。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新登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注册制的推行,会改变A股‘熊长牛短’的悲剧,让A股市场回归健康,慢牛行情或将启动。”IPO推行注册制后,证监会不再干预IPO节奏,更无权暂停IPO。监管重心将从IPO后移至二级市场,严厉打击违规者及证券犯罪行为。
无独有偶。企业债的注册制改革也正由发改委积极探索之中。
据悉,国家发改委财金司正在探索在《证券法》修订后实行企业债券发行注册制,充分发挥市场体制机制作用,将债券审核从行政约束转化为市场约束。
国家发改委财金司负责人介绍,当前公司信用类债券市场,不管是核准制还是注册制,大部分仍实行的是实质性审核,由行政部门或下属的事业单位对债券发行“背书”,很难有效发挥市场体制机制作用。《项目收益债券试点管理办法》也将于年内出台。
除了注册制改革,《意见》还明确了一系列资本市场改革。比如,探索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转板机制,发展服务中小企业的区域性股权市场,开展股权众筹融资试点。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债券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同时《意见》还指出,将稳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择机推出合格境内个人投资者境外投资试点,进一步完善“沪港通”试点,适时启动“深港通”试点。
多项改革齐头并进
注册制的推行,会改变A股“熊长牛短”的悲剧,让A股市场回归健康,慢牛行情或将启动。
5月第一批IPO冻结资金3.2万亿元,期间7天利率维持在2.4%的历史低位,流动性保持平稳。根据北京私募基金经理估算,第一批次IPO冻结资金规模在2.5万亿元左右,无论单日还是总规模均低于5月上旬,对资金面和市场的影响不大。
此外,“打新的赚钱效应虽然大,但中签率低。把手里的优质股票抛了,未必能以同样价格买回来。”上述私募基金经理表示。
近半个月以来,A股市场的新股发行节奏已经明显提速,由原来的一个月核发一批,调整为一个月核发两批,每次差不多20家左右。业内人士预计,月底还将有近20家企业获得批文。如无意外,首发获得通过的中国核电或将于下一批登陆A股市场。这也是近几年A股市场的首家大盘IPO。
事实上,适当加快新股的发行节奏,也是监管层为火爆股市降温,形成慢牛格局的举措之一。
从本质上说,注册制的推出会令A股估值中枢下移,尤其是估值奇高的创业板。
“就创业板整体而言,投资者为创业板公司支付了过高的、非常不合理的高价格。《证券法》修改完成,实施股票发行注册制后,创业板将上市大量的股票,供投资者挑选的创业型公司不仅非常多,而且价格非常便宜。”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总经理胡立峰强调,创业板市盈率,至少透支了未来5年的发展。
截至5月18日,创业板457只股票平均市盈率高达119倍,其中,超过百元的个股就有43只。
此外,《证券法》修订草案、发改委下发的《意见》中,都明确了新三板到创业板的转板机制。这就意味着,新股发行注册制后,新三板挂牌企业在达到一定条件后可以直接上创业板发行。从供求关系角度分析,股票供应量大了,价格自然也就回落到正常区间。
从资金面上看,A股持续净流入态势在一定程度上对冲了IPO抽血效应。从总量上来看,证券交易结算资金和融资余额继续创出新高。
交易所数据显示:截至5月20日,沪深两市融资融券余额已达2.01万亿元,正式突破2万亿大关。而伴随着两融数据突破历史新高,5月20日的单日成交量,亦达15个交易日以来的新高。
截至4月底,沪深两市信用交易账户的数量亦达到月度最高值,达341.1万户。
分析人士认为,若以去年底的证券业净资本计算,两融余额正在逼近券商净资本的理论极值,但随着近期券商融资补充资本金活动的增加,不排除两融余额再创历史新高的可能。
另一个利好消息是,证监会确权新规也将吸引更多国际投资者增量资金入场。
5月18日,证监会发布了明确沪港通下名义持有人制度,确保境外投资者通过香港结算持有沪股通股票所享有的权益。
此前的“沪港通”机制下,国际投资者通过“沪股通”购买的A股,只能登记在香港中央结算公司名下,大批境外投资机构因此担心权益受损而放弃投资,证监会此次为海外投资者确权,将吸引更多海外投资者入场,也为下一步“深港通”制度推出未雨绸缪。
责任编辑:白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