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洋 刘立
“如果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也许两年前马云放出这句豪言的时候,万万没想到传统银行真的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开始它们的改革行动。根据最新的统计,仅次于阿里、京东的,是银行系的电商。
各大银行纷纷打造电商平台
近日,有统计显示,工行“融E购”平台卖出的苹果手机达13万台,而电商行业的领头羊京东商城则不到12万台。可见,银行系电商竞争力并不输于传统电商平台。根据统计数据显示,“融E购”已成为仅次于阿里、京东的中国第三大电商。而且,按照工行发布的新一年度“3000亿”的目标交易量,“融E购”赶超京东甚至阿里也是指日可待。
早在2012年6月,建行“善融商务”平台就正式上线,包括企业商城(B2B)、个人商城(B2C)和房e通,涵盖商品批发、商品零售和房屋交易等领域。作为首个银行系电商,“善融商务”电子商务平台发展到2014年,实现交易额462.79亿元,年末活跃商户达1.45万户。
交行的“交博汇”则是第二家上线的银行系电商平台。其分为四个馆:商品馆、企业馆、生活馆、金融馆,通过四馆的业务联动,覆盖企业及个人电子商务的综合需求。今年3月,“交博汇”推出“积分消费百货店”的概念。交行相关负责人指出,交通银行将打造面向全体客户的开放式金融电商平台的战略布局。
农行的“E商管家”则是国内商业银行首次针对企业转型电商推出的银行电子商务服务平台,是利用农行强大的网络和客户资源,为传统企业转型电商提供集供应链管理、多渠道支付结算、线上线下协同发展、云服务等于一体的定制化商务金融综合服务。截至2014年年末,“E商管家”特约商户总数超过1万户,电子商务全年交易金额达到1.3万亿元,较上年增长57%。
“中银易商”则是中行推出的围绕“易金融”“泛金融”“非金融”“自金融”四个维度,在支付、理财、融资、跨境、在线产业链进行服务的平台。“中银易商”负责人指出,“易金融”主要是利用互联网的工具和手段,解决传统金融服务“贵”“烦”“慢”的问题。“泛金融”是通过广泛合作建立大联盟,以O2O的模式拓展电子商务领域。“非金融”是介入非金融服务领域,实现金融与相关产业结合的深度融合。“自金融”是建立平台、机制与规则,在开放平台进行个性化定制产品和服务等。
打造独特的O2O模式
毫无疑问,银行电商本质上和传统电商巨头存在明显不同。纵观工行“融E购”、建行“善融商城”、农行“E商管家”这三大平台的商品结构,存贷等金融业务、大额交易(如黄金或房屋交易)依然是主要盈利和主攻渠道。与其他专业电商平台一样,银行电商对消费者也是开放的,并不局限于本行用户,借此可以更好地与传统电商平台竞争。
在一片质疑声中,银行系的电商甚至做得有些风生水起。传统银行凭借固定的线下物理网点可以创造出与传统电商完全不同的O2O方式。据笔者了解,此前,农行的“E商管家”以“惠农”的定位将服务拓展至部分偏远农村,开启线下物理网点与线上平台的对接,甚至融合云平台线下合作商户、线上合作电商平台等渠道,使不方便出行的山区居民在较近的银行网点就能买到基本的生活用品和农业耕种用料。从目前银行电商的情况来看,充分发挥大范围物理网点覆盖的优势,利用云技术连接线上线下,借助云技术平台实现多渠道的整合,是银行摆脱“无电商基因”论的突围方式之一。
旨在能更精确地锁定用户
有专家认为,银行跨界做电商是其大力发展中间业务的表现,这使得其收入来源更加多元化,非利息收入进一步提升,银行的转型也将得以稳固和发展。但是,众所周知,电商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如何有效运营。专业电商经过多年发展,拥有渐趋成熟的运营模式和稳定的客户群,特别是对于用户数据的掌握和客户渠道的挖掘。而银行电商化,实质上只是一个纯粹的、形态最接近于一般电商平台的银行系电商实体,与互联网时代的大流量的独立电商平台相比(如阿里、京东),银行系电商平台并不具有优势,专业领先的技能技术以及对消费群体的深入了解是其发展的短板。
因而,与推出众筹银行、直销银行等的目的相似,银行做电商,旨在通过此平台,加深对其客户属性等相关信息的掌握,提升其客户的黏性、体验度和活跃度,并能更精确地锁定客户源。所以相对于盈利,电商平台背后的大数据信息、支付功能、融资功能或许才是银行更关注的目标。
一位国有银行的相关负责人告诉笔者,虽然银行触网的核心是电商,但最终目的实际是电商背后的金融服务,也就是它的“老本行”。正如一些银行电商平台构建之初设想的,如果各家银行可以打造出自身的封闭系统,那客户的一生也许可以只在某一家银行的服务里面打转,各种收益也都将归于银行本身。这是一个美妙的理想蓝图,但到底实现的可能性有多大,还得未来检验。
责任编辑:崔有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