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观财经
亚洲国家货币的贬值,只是一个表象,而表象的背后,是全球金融危机在经历7年的时间之后,到了最后真正画句号和寻找买单者的时候。
亚洲国家货币最近陷入了集体竞相贬值的恶性循环,无论是印尼卢比,还是新加坡元、新台币、越南盾最近都纷纷跳水,其中马来西亚货币林吉特的表现最为引人注目:8月14日,林吉特对美元一度暴跌逾1000点,最低触及4.1270,跌幅2.9%,刷新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以来新低。而数据显示,自2015年年初以来,林吉特已累计贬值17.2%。亚洲货币的这种集体一致贬值的逻辑,引发了外界关于亚洲金融危机卷土重来的担忧。
对于亚洲货币的集体贬值,有人将之归结于人民币汇率突然调整引发的“货币战争”。的确,在人民币汇率8月12日进行历史性的调整之后,亚洲很多国家的货币应声贬值,这是不争的事实。然而,正如我在之前的专栏文章中已经指出的,人民币贬值只是人民币放弃了过去人为维持在高位的做法,回归市场正常汇率的自然调整。
在人民币贬值之前,包括亚洲在内的新兴市场的货币早已经步入了贬值的通道,将亚洲国家货币贬值归结于人民币贬值引发的货币战,很有可能使得这个问题的答案偏离经济现实,从而低估问题的严重性。
事实上,亚洲国家货币的贬值,只是一个表象,而表象的背后,是全球金融危机在经历7年的时间之后,到了最后真正画句号和寻找买单者的时候。很显然,和过去多次金融危机的逻辑一样,本次金融危机,最终肯定以新兴市场陷入衰退而宣告终结。因此,厘清本次亚洲国家货币集体贬值的缘由和影响,必须从金融危机演化的基本逻辑、美国货币政策正常化和强势美元的逻辑以及国际资本流向逆转这三大逻辑进行解读。
首先,从金融危机的基本逻辑而言,肇始于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在经历7年的漫长历程之后,包括美国在内的发达经济体基本上完成了调整,美国经济已经基本复苏,欧元区除了希腊等高债务国,经济也止跌回升。而本轮危机中并没有进行真正调整的新兴市场,在经历救市的廉价资本盛宴之后,不仅没有对扭曲的经济结构进行校正,反而使得经济结构更加扭曲,产能过剩,债务高企,从而陷入了真正的危机。
其次,从全球资本流动的逻辑而言,危机爆发之初,包括美国在内的经济大国都推出了史上罕见的宽松政策,这些廉价的货币大量流入了新兴市场,估计总规模在2万亿美金之巨,这些货币绝大多数并没有进入新兴市场的实体经济,而是流入了楼市或者资本市场,催生了这些国家巨额资产泡沫,而在美联储退出量宽政策的情况下,国际资本的流向开始逆转,大量的资本开始从新兴市场流出,流回美国,笔者多次提醒,“美元回家”成为2013年9月以来影响新兴市场的最大因素。
最后,美元升值及美联储加息的预期加速了新兴市场的不稳定,在美联储加息的预期下,新兴市场的经济陷入了停滞,投资需求下滑,出口停滞,从而引发了经济真正的下滑。从今年一季度的情况看,新兴市场表现滑落至自2008-09年危机以来最差,包括中国在内的曾经承担全球经济增长50%以上份额的新兴市场,经济指标进入了全面的调整状态。
基于这种逻辑,我认为,千万不要把亚洲货币集体贬值解读为一起“人民币引发的事件”,很显然,这是本轮金融危机“一连串事件”的一个章节,货币贬值的背后,是新兴市场的经济陷入了危机,新兴市场正在由全球经济领头羊的角色,转而沦为全球经济的“拖累”,起码从目前而言,这是一个大概率事件。
过去7年多的时间里,新兴市场占全球经济的份额已经达到了35%以上,他们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远远超过了发达经济体,而一旦这一切逆转,资金外逃,机构和投资者沽清新兴市场的资产,而这种“崩盘”的走势必然引发牛津经济研究所经济学家亚当·斯莱特所言的“由新兴市场引发的全球衰退”,从而导致全球经济陷入第二次危机,这是包括美国在内的大国经济的决策者必须冷静面对的现实。
马光远(经济学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