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 > 环渤海 > 正文

沈阳地铁一号线最小车隔将缩至4分30秒

来源: 沈阳日报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沈阳地铁一号线开通将满五周年,五年历程,沈阳地铁通过打造科技地铁,创造了显著的经济、安全和社会效益,为地铁的安全平稳运营提供了坚实的保障。记者9月21日从沈阳地铁部门了解到,基于各项先进设备系统的强力支持,五年来,沈阳地铁不断延长运营时间、压缩车隔,近期一号线新增了10列新车,预计这些新车上线后,一号线最小车隔还将缩至4分30秒。

沈阳地铁从一号线建设初期便坚持配置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设备系统。一号线地铁车辆重点部位材料采用当时世界上防火等级最高的英国BS标准;制动系统采用了EP2002智能阀门控制技术,实现了架控方式,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信号系统采用了当时世界最先进的基于无线通讯的移动闭塞系统,可实现最小90秒的列车追踪间隔。此外,在总结一号线运营经验的基础上,二号线对部分机电设备系统性能又进行了优化。自动售票机增加了乘客接近检测装置,无人时可自动进入视频播放界面,感应到乘客时自动恢复购票界面,进一步拓宽了资源开发平台;供电继电保护采用电流选跳保护,区别于传统的逐级延时保护,使各车站变电所之间的供电保护更加合理。特别是近期一号线新增的10列列车配有国内唯一的细水雾灭火装置,能够阻止火灾扩散、降尘和过滤烟气,具有更好的灭火和控火效果,同时新增地铁列车还装置了由烟感和温感两种传感器组成的双重报警体系,火灾报警更为精确。基于各项先进设备系统的强力支持,五年来,沈阳地铁不断延长运营时间、压缩车隔,预计新车上线后,一号线最小车隔还将逐步压缩。

记者还了解到,沈阳地铁在打造科技地铁之路上还清晰地认识到“科技引领未来”。五年来,沈阳地铁鼓励员工自主创新,大力推行技术改造及国产化项目。截至2015年上半年,沈阳地铁累计完成一号线车站罩棚LED泛光灯照明节能改造、一号线安全门导靴改造、一号线电客车司机室间壁门锁改造等83个科研、技改与国产化项目。其中自主研发的轨道车辆轴箱轴温仿形装置填补国家技术空白,已申报国家级实用新型专利;自主研发的一号线闸机工控器驱动系统,已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并节约成本250万元。

沈阳日报、沈阳网记者邱菊

责任编辑:白岚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