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各地发生多起关于留守儿童的伤亡事件,引发了社会对留守儿童生存命运和困境的深深关切和担忧。那么,辽宁究竟有多少留守儿童?这些祖国的花朵正在遭遇怎样的成长烦恼?我们这个社会,又该给这群孩子带去怎样的改变?9月21日,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独家了解到,省政协妇联界别组通过一份辽宁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现状调查报告,揭示了辽宁留守儿童面临的尴尬困境。
留守儿童
占全省农村儿童12%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农村户籍所在地的未成年人。据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显示,辽宁省留守儿童约占全省农村儿童12%。留守儿童分布状况为大范围的分散性与小区域的集中性相结合,即每个县都有留守儿童,每个县的留守儿童又相对集中在几个乡镇或村屯,铁岭、阜新、朝阳等辽西北地区数量较多。留守儿童的年龄为中学阶段约占26.1%,小学阶段约占53.1%,学龄前约占20.8%。
据了解,儿童时期是人身心发育、知识积累的关键时期,由于家庭的不完整、父母在家庭功能中缺位,农村学校教育管理的不健全以及农村基层组织功能的弱化,使得农村留守儿童这个特殊儿童群体健康成长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60.3%留守儿童
成绩中下等
根据调查显示,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是优的占14.7%,良的占25%,中的占27.7%,差的占32.6%。可见,60.3%的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是处于中下等水平。
对于那些父母均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监护人是隔代的或者临时的,“重养不重教”的现象十分普遍。调查表明73.8%的留守儿童祖辈抚养人没有能力给予留守儿童学习上的辅导。而由亲戚、朋友等其他监护人抚养也不敢严管,导致这些留守儿童逃学和辍学的较多,总体学习成绩不容乐观。
90%留守儿童
希望父母常打电话
中小学阶段是人的身心迅速发展期,处在这阶段的留守儿童对社会、学习、人际交往等方面有自己的理解与认识,也产生了许多烦恼与冲突。他们需要畅通的倾诉渠道,更需要正确的引导。在对辽宁省农村留守儿童进行调查中,当问到“父母不在身边,你最大的苦恼是什么”时,有40.8%感到孤独,40.3%感觉遇到困难时缺少帮助和照顾,有90%的儿童希望父母常打电话。然而,许多留守儿童的父母往往意识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打电话时只是询问一些家里、老人和孩子的身体状况等表面事情。对于孩子的心理问题很少提及。由于缺乏倾诉的对象和家人的引导,留守儿童普遍感觉孤独无助,心理压力增加。
呼吁建立
留守儿童心理咨询室
此外,建立农村留守儿童父母与孩子畅通的交流渠道,可以开通亲子电话、亲子视频等,让孩子定期与父母沟通、交流,老师也可以利用这些平台,将留守儿童在学校的情况随时告知他们父母,便于家长随时了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沈阳晚报、沈阳网高级记者 白昕
责任编辑:白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