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启动“天量”逆回购的大动作引发市场对其“后招”的猜想。
根据公告,央行公开市场昨日进行了1200亿元人民币逆回购操作,期限七天,中标利率维持于2.5%。操作规模是上周同期的逾两倍,也超出上周二进行的500亿元七天期逆回购。
从数字上来讲,这是自2014年1月底以来,央行单日逆回购操作的最大量。尤其是恰好在人民币汇率阶段性走软预期较强、外汇占款大幅下降的背景下,央行在公开市场放量“注水”,更凸显出短期资金面不足所带来的流动性压力。
此外,本周公开市场还将有900亿元逆回购到期,在央行昨日实施1200亿元逆回购后,本周市场基本可以提前锁定净投放态势。
对于央行突然加大逆回购的原因,民生证券固定收益部研究员李奇霖表示,主要是近期外汇占款持续流出叠加央行干预汇市,导致短端流动性偏紧,央行通过逆回购释放流动性,压低短端资金利率意图明显。
央行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末,央行口径外汇占款下降3080亿元至26.4万亿元;金融机构口径外汇占款下降2491亿元至28.9万亿元。由此,今年7月成为有记录以来我国央行口径和金融机构口径外汇占款负增长最大的一个月。
市场人士认为,外汇占款单月下降规模增大,以外占渠道投放的基础货币减少,给流动性带来一定压力。央行在公开市场加大短期资金投放,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避免市场利率大幅波动。
央行大手笔逆回购之举,并没有降低市场对降准的期待。国泰君安首席债券分析师徐寒飞表示,历史上如此大幅的外占下滑必然带来降准对冲,尽管央行大规模逆回购超预期,但降准概率仍不能排除。
他还称,实际利率也确有进一步下调的空间。特别是在汇率贬值后,政策焦点将更关注国内经济下行和实际利率走高的冲突。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亦认为,今年前7个月,央行口径的外汇占款较上年末减少了6612亿元,虽然通过逆回购可以暂时缓解当前流动性压力,预计未来数月新增外汇占款仍不容乐观,需继续降准应对。
不过,从数据来看,目前银行间市场的短期流动性局面改善仍不大。18日的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显示,隔夜Shibor报1.7450%,上涨4.40个基点;7天Shibor报2.5310%,上涨1.40个基点;3个月Shibor报3.0930%,上涨0.20个基点。
另外,也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市场上资金总量并不缺乏,只是机构期限需求不平衡,7天期品种供给仍充足,但资金需求方却均集中在隔夜品种;因此预计央行也不会让流动性太过宽松,而倾向通过定向和公开市场来调节短期流动性。(徐曼曼 综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